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损人益己在词典中的解释
sǔnrén

损人益己

拼音sǔn rén yì jǐ

含义犹损人利己。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

出处《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典故出处

  • 《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近义词

  • 损人利己

反义词

  • 损己利物

英文翻译

  • profit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 <enrich oneself to the detriment>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犹损人利己。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
    成语举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40卷:“汝不知殿上之钱,皆是贪利酷求之人,害物私心之辈,损人益己,克众成家。”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损人利己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唐朝时期,陆象先少年志高,才华出众,得到当时吏部侍郎吉顼的赏识,评价他为“才望高雅”,推荐他担任洛阳尉。陆象先清心寡欲,知足常乐,为官廉正,不喜欢趋炎附势。他认为为政不能靠刑罚树威,不能干这种损人益己的事。

详细解释

  • 损人益己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损指对他人造成伤害或损失,益指自己获得利益或收益。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利益,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或损失。

使用场景

  • 损人益己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那些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他人感受的人。在工作场所,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晋升而不择手段地排挤他人,就可以用损人益己来形容;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感受,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故事起源

  • 损人益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庾亮传》中。庾亮是晋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有一次在镇守边境时,遇到了一位著名的将领孙秀。庾亮为了自己的功绩,不顾孙秀的安危,派遣他冒险去执行危险的任务。结果,孙秀因此丧命,庾亮却因此获得了功劳。这个故事成为了损人益己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损人益己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形容词和两个动词组成。

例句

  • 1.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惜损人益己。2. 这种行为完全是损人益己的表现。3. 他总是把损人益己放在第一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损人益己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损害别人的同时,自己却获得了利益,这样的行为就是损人益己。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用法,可以查阅相关的字典、词典和语言学习资料。此外,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和新闻来扩展对损人益己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自己的好成绩,不顾同学的困难,损人益己地作弊。2. 初中生:为了自己能够进入理想的高中,他不择手段地损人益己,甚至欺负其他同学。3. 高中生:为了自己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不顾他人的感受,损人益己地利用了他人的资源。4. 大学生:为了自己能够获得好的职位,他不惜损人益己地利用他人的关系。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运用“损人益己”这个成语。

拆字解意

损人益己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