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急如焚
拼音xīn jí rú fén
含义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典故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近义词
迫不及待、心如火焚、心急火燎
反义词
不慌不忙、从容不迫、慢条斯理
英文翻译
nervous with worr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成语举例:李自成心急如焚,只觉得树木伐得太慢。(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形容心中异常着急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辨形:急,不能写作“极”。
成语谜面:灵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政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控制,鲁定公成为一个傀儡,他忧国忧民,心急如焚,听说孔子开坛讲学,主张“君臣纲常”,召见孔子。孔子分析鲁国的内忧外患,建议他外联齐国,内部重振君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详细解释
- 心急如焚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心急”表示内心非常焦虑、急躁,而“如焚”则表示像火焰燃烧一样热烈而急切。整个成语意味着人的内心非常焦急,如同被火焚烧一样。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迫切想要得到某个结果或解决某个问题而感到非常焦虑和急躁的心情。比如,当一个人等待重要的消息或者迫切需要某种帮助时,他可能会感到心急如焚。
故事起源
- 关于这个成语的起源,目前没有确切的故事或传说。然而,它的意义和用法在古代文学中经常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词和文学作品中。
成语结构
- 心急如焚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都很清晰,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我等了好几个小时,心急如焚地等待着他的电话。2. 考试前的最后几天,学生们都心急如焚地复习功课。3. 她的孩子迟迟没有回家,她心急如焚,四处寻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心急如焚”与火焰燃烧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的内心像是被火焚烧一样热烈而急切,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小说,来加深对心急如焚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等待开学的心急如焚,因为我非常想见到我的同学们。2. 初中生:考试前的最后几天,学生们都心急如焚地复习功课,希望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没有到,我心急如焚,因为我希望能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4. 大学生:实习结束后,我心急如焚地等待公司给我发放工资。5. 成年人:工作上的事情紧急处理,让我心急如焚,因为时间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