刳形去皮
拼音kū xíng qù pí
含义指忘却形体和家国,而任乎自然。
出处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忘却形体和家国,而任乎自然。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刳形去皮,是由“刳形”和“去皮”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刳形”指的是割开身体,使其形体变形;“去皮”指的是剥去皮肤。合在一起,形容残忍凶狠,毫无人性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凶残的人或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冷酷无情的态度。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残酷刑罚。在古代,对于犯罪分子,有时会采取割去肢体或剥去皮肤的刑罚。因此,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残忍凶狠的场景。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这个人心狠手辣,竟然刳形去皮地对待自己的亲人。2. 在战争中,敌人对俘虏采取了刳形去皮的残忍手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被刳形剥皮的场景,这样残忍的画面会让你深刻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残忍行为相关的成语,如“剥皮抽筋”、“割席断交”等,以扩大词汇量并加深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听到了那个刳形去皮的故事,吓得不敢睡觉。2. 初中生:这个电影里有一场刳形去皮的场景,看得我都不敢看下去了。3. 高中生:这个小说描写了一个刳形去皮的凶手,让人觉得恶心又可怕。4. 大学生及以上:这个案件中,凶手对受害者进行了刳形去皮的残忍行为,令人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