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
拼音wàn zhòng yī xīn
含义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典故出处
《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近义词
万全之策、同心同德
反义词
挂一漏万、各自为政
英文翻译
unite as on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成语举例:万众一心,同声呼吁,力抗汉奸,唤醒政府。(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0八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众,不能读作“zǒnɡ”;一,不能读作“yì”。
成语辨析:万众一心和“众志成城”;都含有团结一致的意思。“众志成城”内涵大;不仅有万众一心的意思;还含有力量强大;不可摧毁的意思。
成语谜面:最团结的集体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汉灵帝派朱隽率军去镇压,朱隽在城外堆了一个比城墙还高的山丘,对城内的情况了如指掌,用计攻下外城。义军将领韩忠和谈。朱隽不同意和谈,同时也不急于攻城,害怕城内的军民万众一心不好对付。
详细解释
- 形容众人的心意完全一致,目标一致,团结协作,共同努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场景,如国家面临危机时,人们齐心协力;团队合作时,大家同心协力达成目标等。
故事起源
- 成语“万众一心”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左传》。据传,战国时期,晋国与楚国发生战争,晋国军队在楚军的围攻下陷入了危机。当时,晋国的大夫范石父亲范砺率领晋军在楚军围困中,他们面临着种种困难和压力。然而,范砺始终坚持众人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信念,最终晋国军队战胜了楚军,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表达了众人齐心协力的重要性,也成为了“万众一心”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形容词+数词+动词+名词
例句
- 1.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战胜了病毒。2. 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和万众一心的合作精神。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团队中的众多人心思想完全一致,一起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团结一致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故事,了解更多关于团结合作、众志成城的故事和事例,进一步加深对“万众一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在运动会上万众一心,一起为班级争取了好成绩。2. 初中生:在班级活动中,大家要万众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果。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们要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争取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