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行矩步
拼音guī xíng jǔ bù
含义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晋·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规行矩步,安辞定色。”
典故出处
晋·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规行矩步,安辞定色。”
近义词
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反义词
别开生面、无法无天
英文翻译
behave correctly and cautiously <be strictly upright and correct in behaviou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成语举例:他习惯于规行矩步的生活。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矩,不能读作“jù”。
成语辨形:矩,不能写作“举”。
详细解释
- 规行矩步是由“规行”和“矩步”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规行”指按照规定的标准、步骤、条例进行行动,表示遵守法纪,守规矩;“矩步”指按照规定的步幅行走,表示行动有序,不随意妄为。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人们在行动或行为中遵守法纪,守规矩,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步骤进行。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守法守规,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不随意妄为的情况。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有纪律意识,守规矩,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不守纪律,随意妄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兵法。在古代战争中,士兵行军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步骤进行,以确保行军的顺利和效率。如果士兵没有规行矩步,随意妄为,就会影响整个军队的行动。因此,这个成语被引申为人们在行动或行为中要遵守规定,守法守纪。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作为一名公务员,你要时刻保持规行矩步,不得违反任何法律法规。2. 这个学生在学校里一直规行矩步,受到老师的赞扬。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按照规定的步骤行走,身体笔直,行动有序,守规矩,不随意妄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守规矩、遵守法纪相关的成语,如“守望相助”、“守株待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游戏中,我们要规行矩步,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规行矩步,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3. 高中生:在考试中,我们要规行矩步,不得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