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临危受命在词典中的解释
línwēishòumìng

临危受命

拼音lín wēi shòu mìng

含义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典故出处

  •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英文翻译

  • receive an appointment in sight of danger <take up a mission in times of danger>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成语举例: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三回:“我张居正登首辅之位,是临危受命。”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不理朝政。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出征前夕给阿斗写《前出师表》说自己临危受命,为了匡复汉室大业,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详细解释

  • 临:靠近;受:接受;命:使命。意思是在面临危险或困难时,主动接受使命或承担责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在紧急情况下,有人主动挺身而出承担责任的情境,表达对勇敢、负责任的行为的赞扬。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史记·高祖本纪》。刘邦在起义之初,曾派人去找项羽合作,但被项羽拒绝。刘邦后来自己发展势力,成为了一方诸侯。当时,刘邦的部下陈平建议刘邦接受汉王的称号,刘邦犹豫不决。陈平为了鼓励刘邦,用“临危受命”来形容刘邦接受汉王的责任,表示刘邦应该勇往直前,承担起拯救天下的重任。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在这次危机中,他临危受命,挺身而出,成为了我们的领导者。2.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临危受命,勇往直前,不退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临危受命”与勇敢担当的形象联系起来,例如想象一个人在危险的边缘接受使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勇敢担当相关的成语,如“舍生取义”、“英勇无畏”等,进一步丰富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操场上看到一个同学临危受命,帮助老师找回了丢失的钱包。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他毅然临危受命,担任了班级的学习委员。3. 高中生:他在火灾发生时临危受命,冲进了燃烧的建筑物中救出了被困的人们。4. 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我愿意临危受命,为社区的老人们提供帮助和关怀。

拆字解意

临危受命成语造句

  • 临危受命造句(精选30条)

    1、但临危受命,正气浩然,目击者说他就刑之时,血吼丈余,“冤愤之气,千秋尚凛然矣”。2、这位“竹筒倒豆子的”托马斯·霍文,经历颇为传奇,他36岁时临危受命,成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历史上最年轻的馆长。3、转机于2003年开始,当时罗伯特.格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