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置裕如
拼音cuò zhì yù rú
含义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出处清·刘坤一《提督因疾出缺请旨简放折》:“前署苏松、福山等镇篆务措置裕如,堪以很令署理。”
典故出处
清·刘坤一《提督因疾出缺请旨简放折》:“前署苏松、福山等镇篆务措置裕如,堪以很令署理。”
近义词
游刃有余、应付裕如、从容不迫
反义词
手足无措、措手不及
英文翻译
handle with ease <manage very well>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成语举例:在所谓国民党偏师说的的指导之下,使得反对第四次“围剿”丧失了措置裕如的能力的事实。(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赞扬别人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置,不能读作“zhǐ”。
成语辨形:裕,不能写作“欲”。
成语辨析:措置裕如与“应付裕如”有别:措置裕如偏重指处理事情的能力;“应付裕如”偏重指应付变故的能力。
详细解释
- 措置,指处理、安排;裕如,指宽裕、如意。措置裕如形容处理问题得当,安排得宽裕如意,情况顺利。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处理事务得当,安排得宽裕如意,使情况顺利的情况。可以用来赞美人的能力和智慧。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五年》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国君僖公派人去晋国求援,但是晋国国君没有立即答应。鲁国国君派遣的使者回来后,告诉僖公说:“晋国答应了我们的请求,只是还没有具体安排。”僖公听后说:“这样的措置裕如,我们就可以放心了。”后来,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用来形容处理事务得当,安排得宽裕如意的情况。
成语结构
- 动宾短语
例句
- 1. 经过他的周密策划和精心安排,这次活动的措置裕如,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2. 这个项目的措置裕如,我们完全不用担心会出现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措置裕如与“处理得当,安排得宽裕如意”这个意思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措置裕如意思相似的成语,例如“安然无恙”、“顺利如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布置的作业,我经过认真措置裕如,很快就完成了。2. 初中生:我在比赛中遇到了困难,但是我措置裕如,最终取得了胜利。3. 高中生:大学的申请过程很复杂,需要进行各种措置裕如,才能成功进入理想的学校。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