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头识脸
拼音dài tóu shí liǎn
含义比喻有面子有身分。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六回:“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典故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六回:“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近义词
有头有脸
反义词
默默无闻
英文翻译
dignity <fac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有面子有身分。
成语举例: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六回)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有身份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戴头识脸是一个比喻,形容人们只凭外貌来判断一个人,而不关注其内在品质。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人们通过头部的特征来判断一个人的脸部特征,而不去了解其真实的内心和品质。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看表面现象,不注重内在品质的人。例如,当某人只看重一个人的外貌而不关心其内在品质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个国王非常注重外貌,他认为外表漂亮的人一定是好人。于是,他命令人们通过头部的特征来辨识脸部,以此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然而,这种做法被智者所诟病,他们认为只凭外貌来判断一个人是不公平的。于是,他们创造了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只看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人。
成语结构
- 戴头识脸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分别是“戴”、“头”、“识”、“脸”。这个成语的结构形式是“动词+名词+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总是戴头识脸,从不关心一个人的内在品质。2. 这个公司重视员工的能力,不戴头识脸。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戴头识脸”与只看外貌不注重内在品质的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戴着帽子,只通过帽子来判断这个人的脸部特征,而不关心他的内在品质。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利忘义”等。这些成语都强调了人们应该注重他人的内在品质,而不仅仅看重外貌或利益。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只戴头识脸,从不关心别人的内心。2. 初中生:我们应该不戴头识脸,要看重一个人的内在品质。3. 高中生:那个人总是戴头识脸,完全不关心别人的真实想法。4. 大学生:在招聘时,我们应该不戴头识脸,要注重一个人的能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