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抗尘走俗在词典中的解释
kàngchénzǒu

抗尘走俗

拼音kàng chén zǒu sú

含义抗:举,引伸为表现;尘:尘世;走:跑;俗:世俗。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出处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而制裂茶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典故出处

  • 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而制裂茶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英文翻译

  • be on constant run for worldly pursuit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抗:举,引伸为表现;尘:尘世;走:跑;俗:世俗。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成语举例:元·顾瑛《饯谢子兰》诗:“谈空说有丘壑志,抗尘走俗山泽容。”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形容热中名利而到处奔走钻营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抗:抵制,抵御;尘:尘埃,指尘世间的繁华富贵;走:离开,远离;俗:世俗,指庸俗的事物。意为抵制尘世的繁华富贵,远离庸俗的事物。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不受世俗的诱惑和污染。也可以用来劝勉他人保持清高的品德和修养。

故事起源

  • 《史记·刘敬传》记载了一个故事:刘敬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忠臣,他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但他一直保持着清廉高尚的品德。有一次,刘敬辞去了官职,选择隐居在家。有人来请他出任高官,但他坚决拒绝,说道:“我要抗尘走俗,远离世俗的纷扰。”这个故事使得“抗尘走俗”成为了形容人高尚品德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动宾式成语,由“抗”、“尘”、“走”、“俗”四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一直抗尘走俗,从不为名利所动。2. 这位艺术家坚守自己的原则,始终抗尘走俗。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抗尘走俗”理解为一个人站在高处,远离尘埃和俗世的纷扰,保持清高的品德和修养。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品德修养相关的成语,如“清心寡欲”、“高风亮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抗尘走俗的人。2. 初中生:他的品德一直很高尚,是一个抗尘走俗的榜样。3. 高中生:在这个功利社会,能够抗尘走俗并不容易。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注重品德修养,努力成为抗尘走俗的人。

拆字解意

抗尘走俗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