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凿坏而遁在词典中的解释
záoérdùn

凿坏而遁

拼音záo pī ér dùn

含义坏:没有烧过的砖瓦、陶器等。遁:逃避。谓隐居不仕。

出处《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典故出处

  • 《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坏:没有烧过的砖瓦、陶器等。遁:逃避。谓隐居不仕。
    成语举例:宫保一定要先生出来做宫,先生却半夜里跑了,一定要出来摇串铃。试问,与那~,洗耳不听的,有何分别呢?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凿坏而遁是指以凿子破坏某物,然后逃避责任或后果。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不负责任的行为,或指责别人明知故犯却推卸责任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的人。可以用在工作、学习、家庭等各种场景中,形容某人故意损坏某物并逃避责任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中国。相传,楚国有个人在一座桥上放置了一块石头,以阻碍过往行人。有一天,一位过路人看到了这块石头,觉得非常不满,便用凿子将石头凿坏。这个行动引起了楚国官员的注意,他们找到了凿坏石头的人,并责问他为什么破坏公物。这个人却辩解说他只是凿坏了石头,而并没有破坏桥梁本身。他以此为借口逃避责任,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凿坏而遁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凿”表示凿子, “坏”表示破坏, “而”表示连接词, “遁”表示逃避。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凿坏了一台电脑,然后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2. 这位政客总是凿坏而遁,从来不承担自己的错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凿子在破坏一块石头,然后迅速逃走的场景。将这个场景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责任、诚信相关的成语,例如“推诿责任”、“推卸责任”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中的责任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和承担责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把玩具凿坏而遁,然后说是狗咬坏的。2. 初中生:他凿坏了教室的门,然后躲起来不敢出来。3. 高中生:他凿坏了朋友的自行车,然后辩解说是意外造成的。4. 大学生:他凿坏了实验室的设备,然后逃离了学校。

拆字解意

凿坏而遁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