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一鼓作气在词典中的解释
zuò

一鼓作气

拼音yī gǔ zuò qì

含义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典故出处

  •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近义词

  • 一气呵成、趁热打铁

反义词

  • 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英文翻译

  • get sth. done in one vigorous effort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成语举例: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一,不能读作“yì”。
    成语辨形:作,不能写作“做”。
    成语辨析:一鼓作气和“一气呵成”;都有“一口气把事情做好”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但一鼓作气偏重在鼓足干劲;趁热打铁;多用来形容战斗时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勇往直前;“一气呵成”偏重在安排紧凑;迅速完成;多用来形容写文章或做事过程中不间断、不放松;一口气把它写完或做完。
    成语谜面:通风;风箱;皮老虎
    歇后语:水里的蛤蟆

成语故事

  • 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山东省境)。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他的亲友邻人劝他:“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刿说:“那些大官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曹刿见了庄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保证。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曹刿阻止道:“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暸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到再擂鼓时,勇气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气更全部消失了。敌军勇气消失,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曹刿又说:“齐国军力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才放心追击 ”。(“辙乱”,轮迹混乱;“旗靡”,旗帜倒掩,说明仓皇逃窜。)
    补充说明:“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和“辙乱旗靡”,出处即《左传》所载“曹刿论战”的故事。做任何事情,趁一开始情绪高涨、干劲旺盛时全力以赴,这叫“一鼓作气”。一鼓作气,把进攻的目标攻下,叫做“一鼓而下”。如果事情老干不好,原有的勇气和力量逐渐衰退而尽,就叫“再衰三竭”。出处《左传·庄公十年》。

详细解释

  • 一鼓作气是一个形容词性短语,意思是在一次鼓励中获得力量,一口气完成一件事情。它强调了在开始阶段保持动力和决心的重要性,以便能够坚持到最后并圆满完成任务。

使用场景

  • 一鼓作气常常用来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以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或克服困难。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运动等。例如,你可以鼓励朋友在考试前一鼓作气,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故事起源

  • 一鼓作气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春秋时期,齐国国君昭公打算讨伐邻国晋国,但是他的臣子们都对此表示担忧。于是,昭公亲自上阵击鼓,一鼓作气,激励士兵们勇敢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由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成语,由“一鼓”和“作气”两个部分组成。

例句

  • 1. 考试前一鼓作气,我相信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2. 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一鼓作气的精神,才能完成任务。3. 这个项目很艰巨,但只要我们一鼓作气,就能顺利完成。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一鼓作气”与“一口气完成一件事情”这个基本含义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自己在一次鼓励中获得力量,一口气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可以通过反复运用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有关中国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可以拓展你的词汇和文化知识。你可以选择学习其他与“一鼓作气”相似的成语,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要一鼓作气完成家庭作业。2. 初中生:考试前一鼓作气,我决心要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要保持一鼓作气的精神,不放弃任何机会。4. 大学生:面对就业的压力,我要一鼓作气,积极寻找工作机会。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要保持一鼓作气的状态,不断进取,实现自己的目标。

拆字解意

一鼓作气成语造句

  • 一鼓作气造句(精选100条)

    1、射手座:热爱冒险,寻求刺激,一段充满挑战的感情经历才能让射手们打起精神来。越有难度,越觉得刺激,一不小心就让爱火失去控制,只好一鼓作气的追求到底。2、我们是一鼓作气的小民工,我们是一“被子”的好姐妹。3、我们一鼓作气地完成了任务。4、小...

  • 一鼓作气造句(精选28条)

    1、得胜之师何惧流散的败贼,有道是雄飞雌伏,我大军何不借助雷霆之威,一鼓作气荡平金川。2、两年后再次出征,军事五项队一鼓作气,将团体冠军“戴布鲁斯杯”收入囊中。3、告白这种事,尤其是一鼓作气再而衰,非得借助异常的头脑发热,有时连头脑发热也不...

  • 一鼓作气造句,一鼓作气的意思(精选25条)

    语义说明比喻做事时要趁着初起时的勇气去做才容易成功。使用类别用在「勇敢无畏」的表述上。例句01他拿起笔,一鼓作气连写了三幅字。02大家一鼓作气,很快就把工作做完了。03同学们!且让我们一鼓作气攻上山顶。04此刻且看我们一鼓作气地冲向目的地。...

  • 用一鼓作气造句(精选23条)

    用一鼓作气造句1、设固定绳索以方便反复地上升下降来适应高度与补给物资,他们一鼓作气爬上山顶并且平安回来,若是不能登顶就拆返。2、同学们!且让我们一鼓作气攻上山顶。3、起床如果不能一鼓作气,只能再而衰,三而竭4、我就凭一鼓作气的精神,独立完成...

  • 一鼓作气造句(精选43条)

    一鼓作气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近义词:一气呵成趁热打铁反义词: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1、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气&...

  • 一鼓作气造句(精选11条)

    一鼓作气造句:1、他拿起笔,一鼓作气连写了三幅字。2、你要一鼓作气冲过难关,一迟疑可能就气馁了。3、做这种事就要一鼓作气,拖三阻四,难有成就。4、同学们!且让我们一鼓作气攻上山顶。5、大家一鼓作气,很快就把工作做完了。6、山高路窄,靠的就是...

  • 一鼓作气造句(精选16条)

    1、还是不要。我还是一鼓作气今天就把它带回去。但是如果它发生故障呢?2、做这种事就要一鼓作气,拖三阻四,难有成就。3、同学们!且让我们一鼓作气攻上山顶。4、老师提醒大家参加比赛有如作战,要一鼓作气,才能夺得锦标。5、通过照片修复,你将拥有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