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香惜玉
拼音lián xiāng xī yù
含义惜、怜:爱怜;玉、香:比喻女子。比喻男子对所爱女子的照顾体贴。
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相逢没话说,不见却思量,全不肯惜玉怜香,则他那古敝性尚然强。”
典故出处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相逢没话说,不见却思量,全不肯惜玉怜香,则他那古敝性尚然强。”
近义词
男欢女爱、海誓山盟、沾花惹草
反义词
喜新厌旧
英文翻译
have a tender heart for the fair sex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惜、怜:爱怜;玉、香:比喻女子。比喻男子对所爱女子的照顾体贴。
成语举例:想着他酒席儿上怜香惜玉。(明 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男子对女子的照顾体贴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怜,不能读作“lín”。
成语辨形:惜,不能写作“昔”。
成语故事
元代歌妓顺时秀天资聪敏,色艺超群,翰林学士王元鼎十分喜欢她。中书参政阿鲁温也想插一手,借机调戏她,问她他与王元鼎的差异。顺时秀说:你是宰相,治理国家,辅佐君王,他不如你。可惜玉怜香方面,你不如王学士。
详细解释
- 怜香惜玉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怜香”和“惜玉”两个词组成。怜香指怜惜芬芳的香气,惜玉指珍惜宝贵的玉石。合在一起表示对美好事物或人物的关切和珍惜之情。
使用场景
- 怜香惜玉常用于描述对女性的关心和呵护,也可以用来形容对优秀的艺术作品、文化遗产等的珍视。此外,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有才华、有品德的人的赞赏和爱护。
故事起源
- 怜香惜玉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化背景。在古代,玉被视为珍贵的宝石,而香气被当作美好的象征。这个成语的出处最早见于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怜香惜玉怜花独立,蜂鸟争来忍可语。”这句诗表达了对花朵的关切和珍惜之情。
成语结构
- 怜香惜玉是一个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两个动词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但共同构成了一个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他对妻子怜香惜玉,经常为她准备花束和香水。2. 这幅名画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我们应该怜香惜玉,好好保护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怜香惜玉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花园中,对着散发着芬芳香气的花朵表示关切和珍惜,同时手中还拿着一块珍贵的玉石,表示对它的珍视和保护。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怜香惜玉相关的成语或词语,如“怜香惜玉”、“怜贫惜老”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或人物的关切和珍惜之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怜香惜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2. 初中生:我们应该怜香惜玉地对待自然环境,保护好我们的家园。3. 高中生:怜香惜玉的态度不仅适用于人和物,也适用于我们对待知识和学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