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蹈常袭故在词典中的解释
dǎocháng

蹈常袭故

拼音dǎo cháng xí gù

含义蹈:踩,引伸为遵循;常:常规,老规矩;袭:沿袭;故:老办法。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出处明·焦竑《焦氏笔乘·叙录》:“学者蹈常袭故,漫不复有所寻者。”

典故出处

  • 明·焦竑《焦氏笔乘·叙录》:“学者蹈常袭故,漫不复有所寻者。”

近义词

  •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萧规曹随

反义词

  • 除旧布新、革故鼎新、独辟蹊径

英文翻译

  • go on in the same old way <be a slave to old methods of doing things; follow the conventional tradition>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蹈:踩,引伸为遵循;常:常规,老规矩;袭:沿袭;故:老办法。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成语举例:要开创新局面,绝不能因循守旧,蹈常袭故。而要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蹈,不能读作“dà”。

详细解释

  • 蹈常袭故源自《史记·项羽本纪》。蹈,踩踏;常,常规;袭,继承;故,过去。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面对新问题时,机械地遵循过去的经验和做法,而不去思考是否适合当前情况。它警示人们不能固步自封,应适应时代的变化,灵活应对。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批评那些不思考、机械遵循过去经验的人。比如在工作中,如果一个人总是迷信过去的做法,不愿意尝试新的方法,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这个故事。楚汉相争时,项羽派人去请教孙膑如何攻打刘邦。孙膑回答说:“故战之常势,不去而攻,则不得已而去;不得已而去,则不得已而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战争的常规是攻击不得已的地方,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撤退,撤退之后再发动进攻。项羽误解了孙膑的话,认为孙膑建议他盲目地遵循故常,于是他蹈常袭故,最终导致了失败。

成语结构

  • 蹈常袭故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一直蹈常袭故,不愿意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2. 这个公司的管理层一直蹈常袭故,不愿意改变,结果被市场淘汰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蹈常袭故与“盲目跳舞,不思考”联想在一起,形象地表示盲目地遵循过去的经验。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例如“墨守成规”、“拘泥成见”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蹈常袭故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班的同学们一直蹈常袭故,总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事。初中生:有些同学对新的学科不感兴趣,总是蹈常袭故地学习老的知识。高中生:在准备高考时,有些同学蹈常袭故地只做过去的题目,不愿意尝试新的题型。大学生:有些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蹈常袭故,不愿意去尝试新的经历和活动。

拆字解意

蹈常袭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