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蟠节错
拼音gēn pán jié cuò
含义犹言盘根错节。比喻事情纷难复杂。
出处明·李东阳《灵寿杖歌》:“根蟠节错相纠缠,含风饱雪经炎寒。”
典故出处
明·李东阳《灵寿杖歌》:“根蟠节错相纠缠,含风饱雪经炎寒。”
近义词
盘根错节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犹言盘根错节。比喻事情纷难复杂。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事情复杂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根蟠节错是由“根”、“蟠”、“节”、“错”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根”表示根基,比喻基础扎实;“蟠”表示盘曲,比喻行为正直;“节”表示节操,比喻行为端正;“错”表示错误,比喻没有过失。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的根基扎实,行为端正,没有犯过错误的状态。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没有犯过过错的情况。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的正直和高尚的品德。
故事起源
- 根蟠节错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是孟子的学生,有一次孟子问他:“你有什么过错吗?”公孙丑回答说:“我没有。”孟子接着问:“你以为没有过错就是根蟠节错吗?”公孙丑不明白孟子的意思,于是孟子解释道:“根蟠节错是形容根基扎实,行为端正,没有犯过错误的人。你虽然没有过错,但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达到根蟠节错的境界。”
成语结构
- 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根”、“蟠”、“节”、“错”。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根蟠节错的人,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别人的事情。2. 这位老师不仅教学有方,而且为人根蟠节错,深受学生的尊敬。
记忆技巧
- 可以把“根蟠节错”拆分为“根”、“蟠”、“节”、“错”四个部分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根蟠盘曲的形状,代表着根基扎实,行为正直,没有错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根”、“蟠”、“节”、“错”等字的成语,如“根深蒂固”、“蟠桃盛会”、“节衣缩食”、“错综复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根蟠节错的人。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带头做到根蟠节错,做好榜样。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保持根蟠节错的品质,做出正确的决策。4. 大学生:大学是培养我们全面发展的阶段,我们要在学业和品德上都做到根蟠节错。5. 成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坚持根蟠节错的原则,做一个正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