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规
拼音mò shǒu chéng guī
含义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出处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典故出处
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近义词
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抱残守缺
反义词
标新立异、推陈出新
英文翻译
follow the old routin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成语举例:墨守成规,不敢勇于创造也决然是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相容的。(秦牧《辩证规律在艺术创作上的运用》)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辨形:墨,不能写作“默”。
成语辨析:见“故步自封”。
成语谜面:临帖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木匠出身的墨翟主张兼爱与非攻,到处推广他的学说。楚国要去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军设计攻城的云梯。墨子急忙去劝阻这场战争,楚王让墨子与鲁班比试比试攻防演习,墨子善于防守,鲁班败北。楚王只好放弃攻打宋国。
详细解释
- 墨守成规是指人们过分追求规矩和传统,不愿意接受新的观念、方法或变革。这种态度常常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使用场景
- 墨守成规常用于批评那些守旧、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或行为。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组织或社会在面对变革时的态度。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描述了一个叫墨子的人,他一直追随着孔子的学说,保持着一种固守旧观念的态度。因此,后来人们就用“墨守成规”来形容那些过分坚守传统的人。
成语结构
- 墨守成规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墨”表示坚守, “守”表示保持, “成”表示旧的规矩, “规”表示规矩、准则。
例句
- 1. 他太墨守成规了,不愿意尝试新的方法。2. 这家公司墨守成规,不愿意改变经营模式,导致业绩下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用墨水在纸上守着一条线,不愿意改变方向,表示他墨守成规。
延伸学习
- 学习这个成语的同时,可以了解一些相关的成语,如“守株待兔”、“墨守陈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尝试新的游戏,但有些同学墨守成规,不愿意参与。2. 初中生:有些人墨守成规,不愿意接受新的学习方法,导致他们成绩一直不好。3. 高中生:有些学校墨守成规,不愿意改革教育体制,限制了学生的发展。4. 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不要墨守成规,要敢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