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苗而不秀在词典中的解释
miáoérxiù

苗而不秀

拼音miáo ér bù xiù

含义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出处《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典故出处

  • 《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反义词

  • 开花结果

英文翻译

  • sprout but never to flower <corn which does not bear grain>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成语举例:如果把我们栽种在阴暗偏陬,那就染上官气暮气,苗而不秀。(郭沫若《玉簪花》)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苗而不秀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其中“苗”指的是幼苗,表示人的潜力或才能;“秀”指的是茁壮成长、显露才华。整个成语意味着人才潜力虽然存在,但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示,无法展现出应有的才华。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有潜力但无法发挥才华的人,或者形容某个领域中未能充分展示其优势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宋代诗人陆游在一次宴会上,看到一位年轻人才华横溢,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机会和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陆游为此感慨万分,写下了“苗而不秀”的诗句,后来这个诗句逐渐演变成了成语。

成语结构

  • 苗而不秀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苗”和“秀”分别代表潜力和才华。

例句

  • 1. 他虽然很聪明,但一直苗而不秀。2. 这位年轻的画家才华横溢,可惜一直苗而不秀。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苗子虽然种下了,但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阳光和水分,无法茁壮成长,无法展示出自己的美丽。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苗而不秀是一个形容人才未能得到发展和展示的成语,可以与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进行对比学习,如“材积而不发”、“埋没才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很聪明,但一直苗而不秀,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2. 初中生:这位同学虽然潜力很大,但一直苗而不秀,需要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华。3. 高中生:尽管他在学校里很优秀,但若是一直苗而不秀,将来可能错失很多机会。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努力发展自己的潜力,不要苗而不秀,要积极展示自己的才华。

拆字解意

苗而不秀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