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裘伤皮
拼音fǎn qiú shāng pí
含义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皮必受损。比喻愚昧不知本末。
出处《晋书·张轨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
典故出处
《晋书·张轨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
近义词
反裘负薪、反裘负刍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皮必受损。比喻愚昧不知本末。
成语举例:《晋书·张轨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知轻重本末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中的“裘”指的是兽皮,而“皮”则指人的皮肤。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自己受到了伤害或损失,却不自觉地给自己找借口或找别人的错。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自己做错事情却不愿意承认或找借口推卸责任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珍惜自己的利益或自己的身体而导致自己受到伤害的人。
故事起源
-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狗和一只猫。有一天,他发现狗把猫的皮咬破了,他生气地责备狗,狗却一脸无辜地说:“我只是咬破了猫的皮,却没有伤害到它的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就像狗一样,做了错事却不愿意承认,反而给自己找借口。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明明做了错事,却还在为自己找借口,真是反裘伤皮。2. 她明明是自己不好好保护皮肤,却怪别人给她的护肤品不好,真是反裘伤皮。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反裘伤皮”与自己做错事却不愿意承认的行为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自己穿着一件被动物咬破的皮衣,却说这只是表面的损伤,没有伤到内里,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责任和承认错误有关的成语,如“推诿扯皮”、“自欺欺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明明是自己没做完作业,却说是书包里的作业本不见了,我真是反裘伤皮。2. 初中生:他明明是自己没考好,却说是老师出的题太难,真是反裘伤皮。3. 高中生:她明明是自己没准备好考试,却说是学校不提供好的教材,真是反裘伤皮。4. 大学生:我明明是自己没好好保护手机,却说是手机质量不好,真是反裘伤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