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夷入险
拼音chū yí rù xiǎn
含义出入于安危之中。
出处宋·叶適《故运副龙图侍郎孟公墓志铭》:“由此更践内外,出夷入险,择而守中,劳而有成,干方举德,而莫有助之者也。”
典故出处
宋·叶適《故运副龙图侍郎孟公墓志铭》:“由此更践内外,出夷入险,择而守中,劳而有成,干方举德,而莫有助之者也。”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出入于安危之中。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出夷入险是一个形容人勇敢冒险的成语。夷指的是危险的地方,险指的是危险的境地。出夷入险意指一个人敢于冒险出门,进入危险的境地。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勇敢面对困难、冒险追求目标的精神。
使用场景
- 出夷入险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险境时,勇敢地去冒险追求目标。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冒险行为中,敢于面对危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故事起源
- 《战国策·魏策一》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魏国的大夫公孙衍希望能够拜访赵国的名将李牧,向他请教军事策略。赵国的边境地带有许多夷人,非常危险。公孙衍为了能够见到李牧,冒着危险出门,进入险境,最终成功拜访了李牧并得到了他的指导。出夷入险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而来的。
成语结构
- 出夷入险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出”和“入”为动词,表示行动的方向,“夷”和“险”为名词,表示地点的特性。
例句
- 1. 他出夷入险,终于找到了那个失落已久的宝藏。2. 她勇敢地出夷入险,为了救援被困的人们。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四个字分别与其含义联系起来记忆。例如,“出”可以想象成一个人从门外走出来,表示出门;“夷”可以想象成一个山崩地裂的场景,表示危险;“入”可以想象成一个人走进一个门,表示进入;“险”可以想象成一个人在一个险峻的山路上行进,表示险境。通过将这些形象与成语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出夷入险相关的成语,例如“出言不逊”、“入木三分”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勇敢地出夷入险,救了一只受伤的小猫。2. 初中生:她出夷入险,参加了一次探险活动,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3. 高中生:他出夷入险,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援被困的登山者,展现了真正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