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衔天宪
拼音kǒu xián tiān xiàn
含义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同“口含天宪”。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恒帝永兴元年》:“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衔天宪。”
典故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恒帝永兴元年》:“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衔天宪。”
近义词
口含天宪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同“口含天宪”。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说话就是法律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口衔天宪是指人们将重要的事物或任务视为天命般的责任,以极其严肃和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这个成语中的“口衔”指的是嘴巴含着,表示人们将其视为重要的责任,不敢掉以轻心。而“天宪”则表示天命、天职,强调对事物的高度重视。
使用场景
- 口衔天宪多用于形容人们对重要事物或任务的认真态度和责任感。可以用于描述个人对工作、学习或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也可以用于形容集体对某项重大任务的严肃态度。
故事起源
- 关于“口衔天宪”的具体故事来源尚未有明确记载,但成语的意义和形象都可以从汉代史书《史记·项羽本纪》中找到一些线索。在项羽攻占秦都咸阳后,他将秦始皇的坟墓破坏,发誓要将天下归还给百姓。这个故事中,项羽将天下归还给百姓的誓言被视为一种庄严的宣示,他将此事视为自己的天职,以非常认真和严肃的态度去对待,可以说是“口衔天宪”的典型例子。
成语结构
- 口衔天宪是一个四字成语,其中“口衔”是动词短语,表示嘴巴含着;“天宪”是名词短语,表示天命、天职。
例句
- 1. 他对工作非常认真,总是口衔天宪地完成每一个任务。2. 这个项目对于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口衔天宪地完成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口衔天宪”。可以将“口衔”想象成一个人嘴里含着一张天命般的文件,表示这个人对重要任务的认真态度和责任感。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中对于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视,以及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口衔天宪地完成我的家庭作业。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口衔天宪地对待学习,努力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参加高考是每个学生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口衔天宪地备考。4.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口衔天宪地为社会做出贡献。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口衔天宪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