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云讬月
拼音hōng yún zhì yuè
含义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同“烘云托月”。
出处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同“烘云托月”。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烘云讬月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由“烘云”和“讬月”两个词组成。烘云指的是火烧云,形容火势猛烈,但实际上只是浮云;讬月指的是向月亮借光,形容月亮虽然明亮,但实际上无法拿到。整个成语通过火烧云和借月亮的比喻,来形容人言辞华丽,却没有实际作用或内容。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的言辞虚华,只是说些没有实质内容的空话。例如,当某人说了很多华丽的词句,却没有实际行动或结果时,我们可以使用烘云讬月来形容他的言辞。
故事起源
- 烘云讬月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的《杨慎别传》中。故事中,杨慎写道:“此言烘云讬月之词,虚华之辞也。”这个成语由于其形象生动的比喻,很快就被人们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烘云讬月由两个独立的词组成,没有特殊的词序或词性。
例句
- 1. 他的演讲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只是在烘云讬月而已。2. 这个广告词虽然很吸引人,但是却是烘云讬月,没有实际效果。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烘云讬月的形象比喻为一个人站在火烧云和月亮下面,看起来很壮观,但实际上却无法真正接触到火烧云和月亮。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虚火燎云、空洞无物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烘云讬月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承诺只是烘云讬月,没有实际行动。2. 初中生:那个政治家的演讲充满了烘云讬月的言辞。3. 高中生:她的文章写得很华丽,但是却缺乏实质内容,简直就是烘云讬月。4. 大学生:在商业谈判中,要避免使用烘云讬月的言辞,要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