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兽渡河
拼音sān shòu dù hé
含义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出处《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典故出处
《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三兽渡河是由“三”、“兽”、“渡”、“河”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三”指的是三只动物,可以是三只狼、三只虎等;“兽”指的是野兽;“渡”指的是渡过河流;“河”指的是水流。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三只野兽一起渡过河流,形容团结合作,共同克服困难。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在面临困难时共同努力,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的场景。比如,可以用来形容团队合作、家庭团结、友谊互助等情境。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只狼、一只虎和一只熊一起遇到了一条宽阔的河流,它们想要过河。由于河流水势湍急,它们三个动物都无法独自渡过河流。于是,它们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合作,一起渡过河流。最终,它们成功地团结合作,共同克服了困难,顺利渡过了河流。
成语结构
- 三兽渡河是一个主谓宾的成语,其中,“三兽”是主语,“渡”是谓语动词,“河”是宾语。
例句
- 1.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像三兽渡河一样,团结一致,共同努力。2. 只有通过三兽渡河的团队合作,我们才能够成功地完成这个任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三只动物和渡过河流的场景形象地结合起来,想象三只动物一起合作,团结一致地渡过河流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团结合作相关的成语,如“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等,以扩展对团结合作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三兽渡河一样,班级里的同学们要团结合作,一起完成作业。2. 初中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需要像三兽渡河一样,齐心协力,互相帮助,才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应该像三兽渡河一样,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争取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