碍手碍脚
拼音ài shǒu ài jiǎo
含义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二卷:“后边有些嫌忌起来,碍手碍脚,到底不妙。”
典故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二卷:“后边有些嫌忌起来,碍手碍脚,到底不妙。”
近义词
触手碍脚
反义词
顺顺当当
英文翻译
to be in the way <to be one too man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
成语举例:宝钗因说道:“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说着,和宝玉等便往迎春房中来。(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影响他人做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碍,不能读作“ǎi”。
成语辨形:碍,不能写作“爱”。
成语谜面:桌子底下耍拳
详细解释
- 碍手碍脚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动词组成的成语,碍手指的是行动迟缓,碍脚指的是妨碍别人或自己。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某人在行动时不仅自己不灵活,还妨碍了别人的行动。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人在做事时迟疑不决,或者妨碍了别人的行动。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工作中没有效率,或者在团队合作中拖后腿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关于碍手碍脚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但是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形象都比较明确,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广泛。
成语结构
- 碍手碍脚是由两个相同的动词“碍手”和“碍脚”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碍手碍脚的,大家都等得不耐烦了。2. 别碍手碍脚了,快点把这件事情处理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行动时双手双脚都被绑住,无法自由行动,从而形成了碍手碍脚的意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行动迟缓、妨碍他人相关的成语,如“拖泥带水”、“牵肠挂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操场上碍手碍脚的,我们都没法顺利进行活动。2. 初中生:他碍手碍脚的,导致整个团队的项目进度都被拖慢了。3. 高中生:别人已经都完成了,他还在碍手碍脚,真是太拖后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