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庐山真面目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āngzhēnmiàn

庐山真面目

拼音lú shāng zhēn miàn mù

含义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典故出处

  •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近义词

  • 真相大白、庐山真面

反义词

  • 改头换面

英文翻译

  • one's true character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成语举例:善作诗今只一家,方见庐山真面目也。(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定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庐,不能读作“hù”。
    成语辨形:庐,不能写作“沪”。

成语故事

  • 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详细解释

  •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以其秀丽的山水景色而闻名。成语“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真实的本质或真实的面貌被揭示或暴露出来,与其表面上的样子不同。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被揭示出来,与外表相比有差异的情况。也可用于批评某人或某事物的虚伪或伪装。

故事起源

  • 成语“庐山真面目”最早出现在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赠别王十一南游》中:“庐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此句意指庐山的真实面貌只有在山中才能看到,暗喻事物的真相只有在接近或亲身经历后才能揭示。

成语结构

  • 庐山真面目的结构是“庐山”+“真面目”,其中“庐山”指庐山的真实面貌,而“真面目”表示事物的真实或本质。

例句

  • 1. 他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终于展现出了庐山真面目。2. 这个项目的庐山真面目终于被揭示出来,原来是一场骗局。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庐山真面目”与庐山的风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亲自登上庐山,在山中才能看到真实的庐山面貌,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庐山的历史和文化,深入研究庐山的山水风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庐山真面目”的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以为那个坏人是个好人,直到我看到了他的庐山真面目。2. 初中生:这个明星在镜头前总是笑容满面,但是他的庐山真面目只有他的粉丝们才知道。3. 高中生:政府宣传的好处只是表面的,我们要去揭示它的庐山真面目。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庐山真面目被曝光后,很多员工都感到失望。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庐山真面目”。

拆字解意

庐山真面目成语造句

  • 不识庐山真面目造句(精选17条)

    1、清晨,我推开窗户,呀!雾真大啊!晨雾把大地严严实实地笼罩着,没有一丝缝隙。近处的花园里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白纱,模模糊糊的,给人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神秘感。2、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不识庐山...

  • 庐山真面目造句(精选55条)

    1、这部热议了数个年头,延宕已久的行政法规终于见到了“庐山真面目”。2、在“安大线”和“安纳线”双双遇阻的情况下,2004年3月,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又出炉了一个新的方案,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泰纳线”的庐山真面目。3、要不是朋友介绍真看不...

  • 庐山真面目造句,庐山真面目的意思(精选15条)

    语义说明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使用类别用在「真相原貌」的表述上。例句01如今我才看清他阴险奸诈的庐山真面目。02这座雕像几经破坏,已经难见其庐山真面目了。03对于这洞窟神秘的诡异传说,人人都想一窥庐山真面目。04尽管老王百般掩饰,但他奸...

  • 庐山真面目造句(精选34条)

    庐山真面目解释: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近义词:真相大白庐山真面反义词:改头换面1、不经过探索了解,是很难弄清这一带庐山真面目的。2、我一直把他当朋友,经过这次风波,才知道他的庐山真面目。3、对于这洞窟神秘的诡异传说,人人都想一窥庐山...

  • 庐山真面目造句(精选21条)

    1、如果你有足够的聪明或学会这些恋爱的方法或技巧,还是可以识破他们的不良企图或看穿他们的庐山真面目。2、这部片子仅仅五星期就拍完,大部分场景设在一座办公大楼内,全片叙述一名谐星受雇冒充一位庐山真面目从未被员工看过的公司老板。3、号称如海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