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钉钉
拼音bǎn shàng dìng dīng
含义在石板上钉上铁钉。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三回:“议亲之事,这三位老伯,并儿的外父一并说好,那就石板上钉钉,就如我爹订的一般。”
典故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三回:“议亲之事,这三位老伯,并儿的外父一并说好,那就石板上钉钉,就如我爹订的一般。”
近义词
铁板钉钉、板上砸钉
反义词
言而无信
英文翻译
no two ways about it <The die is cas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在石板上钉上铁钉。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成语举例:王朔《我是“狼”》:“咱们这伙人谁都能干出点名堂,独你板上钉钉一事无成。”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比喻已经定下的事情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形容事情已经确定,不容改变。比喻事情已经到了无可更改的地步,不能再变动。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一些确定的事情,比如合同签订、决策结果、考试成绩等。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木工作坊。在制作家具时,木工们会将钉子钉在木板上,使之固定在一起。这样,木板就不会松动或移动。后来,人们将这个现象引申为比喻事情已经确定,不可更改。
成语结构
- 四个汉字的成语,由两个短语组成,其中“板上”表示木板上的固定,“钉钉”表示钉子的固定。
例句
- 1. 合同已经签订,我们的合作关系已经是板上钉钉了。2. 老师已经公布了考试成绩,结果是板上钉钉的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板上钉钉”比喻为一块木板上被钉子钉住,无法移动。可以通过想象这个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用法和故事,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在线资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已经把作业写好了,妈妈说我是板上钉钉的好孩子。2. 初中生:考试结束后,老师公布了成绩,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分数是板上钉钉的了。3. 高中生:学校已经安排好了毕业旅行的行程,我们的出行计划已经是板上钉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