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颠沛
拼音liú lí diān pèi
含义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出处《诗经·大雅·荡》:“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
典故出处
《诗经·大雅·荡》:“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汉书·薛广德传》:“窃见关东困极,人民流离。”
近义词
流离失所、流离颠顿
反义词
安家立业、安居乐业
英文翻译
be homeless and miserabl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成语举例:田汉《丽人行》第五场:“你曾想到那些在风里、雨里、炮火里、轰炸里流离颠沛的女人和小孩没有?”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生活困苦,四处流浪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流离颠沛是由“流离”和“颠沛”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流离”指四处漂泊、无固定居所,形容人在逆境中四处流浪;“颠沛”指遭遇不幸、生活困苦,形容人生境况艰辛。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逆境中无家可归、困顿流离的状况。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生遭遇困苦、逆境艰难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战乱时期的难民、失业者、流浪汉等处境困顿的人群。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当时,南朝梁朝的皇帝萧衍在北方战乱中失去了江陵的统治权,只能四处流亡。他在流亡期间写下了《流离颠沛辞》一文,表达了自己的苦难和无奈之情。这个成语就是从这篇辞文中衍生而来的。
成语结构
- 流离颠沛是一个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成的成语,具有形象生动的意象。
例句
- 1. 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遭遇各种困难,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走出流离颠沛的境地。2. 他经历了一段流离颠沛的岁月后,终于在异乡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流离颠沛”的发音和意义,将其与流浪、困顿等形象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逆境中四处流浪、生活困苦的情景,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困境、逆境相关的成语,比如“风雨同舟”、“逆水行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有一个流离颠沛的小狗,它没有家,我想带它回家。初中生:他的家庭遭遇了很多困难,他们一直在流离颠沛的状态下生活。高中生: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流离颠沛的人最终战胜困境,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