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于身
拼音dǎn dà yú shēn
含义犹言胆大如斗。指无所忌惮。
出处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典故出处
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近义词
胆大包天
反义词
胆小如鼠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犹言胆大如斗。指无所忌惮。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胆识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中的“胆大”指的是勇气或胆量,而“于身”则表示相对于自身。胆大于身意味着一个人的勇气超过了他的实际能力,表达了一个人有敢于冒险或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勇气和决心。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表现出的勇气和决心超过了他的实际能力。也可以用来指责那些莽撞冒险、不计后果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春秋时期,晋国的昭公攻打齐国,他的大臣劝他不要冒险进攻,但昭公却不听,说:“胆大于身,不亦可乎?”意思是他的勇气超过了实际能力,应该可以胜利。然而最终昭公的冒险决策导致了晋国的失败。
成语结构
- 主语+ 动词+ 介词+ 宾语
例句
- 1. 他虽然胆大于身,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2. 这个项目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你的胆大于身。3. 虽然他的胆大于身,但是他的努力和决心最终使他成功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胆大于身”与勇气超过实力的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很高的山崖上,他敢于跳下去,但实际上他没有能力安全着陆。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勇气和决心相关的成语,例如“胆小如鼠”、“勇往直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虽然胆大于身,但我还是勇敢地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2. 初中生:他胆大于身,决定去参加全国的数学竞赛,尽管他知道自己的水平还不够高。3. 高中生:虽然我胆大于身,但我决心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艰难。4. 大学生:她胆大于身,决定自己创业,虽然风险很大,但她有信心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