枘圆凿方
拼音ruì yuán záo fāng
含义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参见“枘凿方圆”。
出处《好逑传》第十五回:“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枘圆凿方,入于参差。”
典故出处
《好逑传》第十五回:“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枘圆凿方,入于参差。”
近义词
方凿圆枘
英文翻译
a round peg in a square hole <round peg in square hol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参见“枘凿方圆”。
成语举例: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5回:“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枘圆凿方,入于参差。”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两不投合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枘,木工用的榫头;圆,圆形;凿,凿子;方,方形。枘圆凿方是比喻言辞切合实际,合乎逻辑。形容说话或做事合理、得体。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夸奖或赞赏他人的言辞或行为合理、得体,符合逻辑。
故事起源
- 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叫孟尝君的官员,他喜欢用枘圆凿方这个成语来夸奖那些言辞合理、行事得体的人。后来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成为了夸奖他人的一种方式。
成语结构
- 四个汉字的组合。
例句
- 1. 他的辩论技巧非常高超,每次都能枘圆凿方地击败对手。2. 她的演讲总是能够枘圆凿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人深受启发。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四个字分别进行联想,比如“枘”可以联想到木工用的榫头,表示合理;“圆”可以联想到圆形,表示完整;“凿”可以联想到凿子,表示刻意;“方”可以联想到方形,表示得体。通过对每个字的联想,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合理、得体相关的成语,如“合情合理”、“得体”等,来拓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解的问题答案都是枘圆凿方的,很容易理解。2. 初中生:在辩论比赛中,我们需要使用枘圆凿方的言辞来说服对方。3. 高中生:写作文时,要注意言之有物,枘圆凿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4. 大学生:在演讲比赛中,选手们都能够枘圆凿方地展示自己的才华。5. 成年人:在职场中,我们需要用枘圆凿方的方式与同事、上司进行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