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悬石程书在词典中的解释
xuándànchéngshū

悬石程书

拼音xuán dàn chéng shū

含义形容勤于政事。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典故出处

  •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近义词

  • 衡石量书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形容勤于政事。
    成语举例:清·钱谦益《向言上》:“是故悬石程书,损撤膳服,忧劳日昃,而天下滋乱。”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勤于政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日益骄横,对儒生横加指责,认为任何人都不如他,丞相和大臣都唯唯诺诺,一切听命于他。卢生、侯生对此不满,经常批评他贪权:“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详细解释

  • 悬石程书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悬”、“石”、“程”和“书”。其中,“悬”指的是悬挂,表示高悬在半空中,引申为高垂,高悬;“石”指的是石头,表示坚硬、不可动摇的意思;“程”指的是轨道、行程,表示指引的方向、路径;“书”指的是书籍、文章。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文章或书籍的内容非常精湛,就像悬挂在半空中的石头一样,引导着人们前进。

使用场景

  • 悬石程书常用于形容文章、书籍、作品等内容极其精湛,引人入胜,让人赞叹不已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论文等具有很高水平的文章。

故事起源

  • 悬石程书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范睢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出色,被人称为“悬石程书”。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其他文章或书籍的内容非常精湛。

成语结构

  • 主语 + 动词 + 宾语 + 补语

例句

  • 1. 这篇论文写得真是悬石程书,每个观点都非常深入。2. 他的小说真是悬石程书,读起来让人陶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悬挂在半空中的石头,上面刻满了精湛的文字,引导着人们前进。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论文等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达到悬石程书的境界。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课文写得真是悬石程书,我每次都能学到很多东西。2. 初中生:这本小说的情节设计得非常巧妙,简直是悬石程书般的精彩。3. 高中生:这篇论文的观点独到,论证严密,堪称悬石程书的典范。4. 大学生:这部电影的剧情发展非常出色,可以说是悬石程书般的精彩。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悬石程书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