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发扬蹈厉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gdǎo

发扬蹈厉

拼音fā yáng dǎo lì

含义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出处《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典故出处

  • 《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近义词

  • 意气风发

反义词

  • 无精打采、委靡不振

英文翻译

  • vigorous and full of spirit <energetic>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成语举例:优游国域决行藏,搅海翻江惊天地。发扬蹈厉,功名万里。(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五十五回)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发,不能读作“fà”。
    成语辨形:厉,不能写作“历”。

详细解释

  • 发扬蹈厉是由“发扬”和“蹈厉”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发扬”指的是充分展示和发挥出某种优秀品质或精神;“蹈厉”指的是跳跃时的姿态,这里意为越过障碍,不断追求进步。整个成语表示不断努力,力求更上一层楼。

使用场景

  • 常用于鼓励人们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方面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成就。

故事起源

  • 据传,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梁时期的文学作品《东坡志林》中。故事讲述了唐代文学家苏轼在参加科举考试时,看到一位考生在寒冷的冬天里裸足行走,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和毅力。苏轼对此深感敬佩,因此写下了“发扬蹈厉”的诗句,表达了对这种追求进取的精神的赞美。

成语结构

  • 动宾短语

例句

  • 1. 我们要在工作中发扬蹈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2. 他在学习上发扬蹈厉,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3. 这个团队一直在发扬蹈厉,努力实现公司的目标。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发扬蹈厉”与“不断努力进取”这个基本含义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跳舞时,不断努力,跳得越来越高,不断追求进步。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努力、进取精神相关的成语,如“勤奋好学”、“锲而不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发扬蹈厉,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的中学。2. 初中生:我要在足球队中发扬蹈厉,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队员。3. 高中生:我要在高考中发扬蹈厉,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4. 大学生:我要在实习中发扬蹈厉,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5. 成年人:我要在工作中发扬蹈厉,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拆字解意

发扬蹈厉成语造句

  • 用发扬蹈厉造句(精选16条)

    1、鼓乐声中,运动员发扬蹈厉地走进了运动场地。1,thesoundofmusic,danceathletesdevelopLiintosportsvenues.2、建国初期我国人民发扬蹈厉,全心投入社会建设当中。2,thefoundi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