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尔忘家
拼音guó ěr wàng jiā
含义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出处《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典故出处
《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近义词
为国捐躯、慷慨就义、公而忘私
反义词
损人利己、见利忘义、损公肥私
英文翻译
forget one's family in one's devotion to the stat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成语举例:而当时改革的人,个个似乎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一种国尔忘家,公尔忘私的气概。(鲁迅《两地书》九)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国,不能读作“ɡuǒ”。
成语辨形:忘,不能写作“妄”。
详细解释
- 国尔忘家是由《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句话演变而来。原文是“项籍自立为楚王,国人说之,谓之曰‘国尔忘家’”。这句话意思是说项籍自立为楚王后,忘记了自己的家族和祖国,背离了自己的根本。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起源和根基,背离了原来的信念或价值观。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背离祖国和家庭的人。
故事起源
- 国尔忘家的故事源于中国历史上的楚汉战争。项籍是楚军的将领,战败后自立为楚王。然而,他却忘记了自己的祖国和家族,背离了自己的根本。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他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国尔忘家由“国”、“尔”、“忘”、“家”四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为了个人利益,背离了自己的祖国和家庭,真是国尔忘家。2. 这个政治家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成了一个国尔忘家。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国尔忘家拆分成“国尔”和“忘家”,国尔可以理解为忘记了自己的祖国,忘家可以理解为忘记了自己的家庭。这样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化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爱学习,总是逃课,真是国尔忘家。2. 初中生:有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背离了祖国的发展,他们是国尔忘家。3. 高中生:政府官员应该为民众利益着想,不能成为国尔忘家。4. 大学生:一些商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择手段,成为了国尔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