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籍
拼音shǔ jí
注音ㄕㄨˇ ㄐ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交付图籍。《淮南子·氾论训》:“ 成王 既壮, 周公 属籍致政,北面委质而臣事之。” 高诱 注:“以图籍付属 成王 。”
(1).指宗室谱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举适诸 竇 宗室毋节行者,除其属籍。”《后汉书·伏隆传》:“ 梁王 刘永 ,幸以宗室属籍,爵为侯王,不知厌足。” 宋 王安石 《明堂宗室加恩制》:“尔列名属籍,序位内朝。”
(2).户籍。《后汉书·安帝纪》:“三月丙午,改元 延光 。大赦天下。还徙者,復户邑属籍。”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所属的国家或地区。
详细解释
- 属籍是指一个人所属的国家或地区。它是由“属”和“籍”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属”表示所属关系,“籍”表示国籍或地区。属籍是一个在中国古代常用的词语,用来表示一个人的身份和归属。
使用场景
- 属籍一词在日常生活、法律、政治等方面都有广泛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属籍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籍贯或所属地区。在法律中,属籍常用于确定一个人的法律地位和权益。在政治方面,属籍可以用来表示一个人的国籍,决定其政治权利和义务。
故事起源
- 属籍是一个古老的词语,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身份和归属的重视程度很高。属籍的概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国家或地区归属。
成语结构
- 属籍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属”是动词,表示所属关系;“籍”是名词,表示国籍或地区。
例句
- 1. 他的属籍是中国,但他在美国长大。2. 这个人的属籍是上海,但他现在在北京工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属籍这个词语:1. 将“属籍”这个词拆分为“属”和“籍”,并理解其基本含义。2. 制作一个简单的关联图,将“属”和“籍”与所属关系和国籍联系起来。3. 多使用属籍这个词语,并在实际应用中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想深入学习属籍这个词语,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国籍、身份认同等方面的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法律、政治和社会学方面的书籍,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籍制度和身份认同的变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属籍是北京,我是一名北京人。2. 初中生:他的属籍是美国,但他会说流利的中文。3. 高中生:属籍是一个人的身份标识,它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益。4. 大学生:在国际交流中,了解对方的属籍是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