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肉危机在词典中的解释
ròuwēi

肉危机

拼音ròu wēi jī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联合国专家称人类面临肉危机 倡议吃昆虫

    摘要

    “肉危机”一词是荷兰瓦格宁根大学昆虫学家阿诺德·冯·赫斯教授提出。他列举实际数字来说明人们正面临着“肉危机”,并表示:“我们应该吃昆虫,而不是牛排和香肠。”

    肉危机-提出

    2010年8月,国际在线专稿:据德国《图片报》报道,荷兰瓦格宁根大学昆虫学家,同时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的阿诺德·冯·赫斯教授表示:“我们应该吃昆虫,而不是牛排和香肠。”

    他表示,由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现在欧洲必须重新思考未来的粮食问题。他列举数字来说明人们正面临“肉危机”,他说:“以西方国家来算,人均每人每年消耗肉类120公斤,这个数字在中国是80公斤,但也很快就会赶上来。如果50亿人每人每年消耗100公斤肉类,那么每年将需要65万亿公斤的动物饲料。”

    肉危机-解决方式

    昆虫佳肴

    阿诺德·冯·赫斯教授说,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人口政策,那么到2050年世界总人口将达到90亿人,到时候就将需要第二颗地球才行。

    而如果人们改食用昆虫这一问题将得到解决,因为1公斤的昆虫只需要大约1.5—2公斤的植物性养料。此外,养殖昆虫所产生的温室气体远比养殖家畜低。饲养常见的食用昆虫(如蝗虫、蟋蟀和膳食蠕虫)所排放的甲烷比家畜排放的少10倍。

    他补充道,昆虫含有高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全球80%的国家中,现在已知1000多种昆虫可以吃,而且味道可口。世界上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吃昆虫了,只有西方国家还没有开始吃,我们存在心理上的问题,但其实这和我们吃虾是一样的。

基本含义

  • 指人民生活中肉类供应短缺的危机,也可用来形容某种资源或物品的短缺情况。

详细解释

  • 肉危机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肉指的是动物的肉类,危机指的是危险的局势或困境。肉危机一词最初是用来形容人民生活中肉类供应短缺的情况,后来也被引申为形容其他资源或物品的短缺情况。

使用场景

  • 肉危机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各种资源短缺的情况,例如食物短缺、能源短缺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某种物品供应不足的情况,比如说某个商品供不应求,或者某个地区供水紧张等。

故事起源

  • 肉危机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那个时候,中国人民对于肉类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供应量,导致了肉类供应短缺的情况。这个词语因此产生,用来形容当时的困境和危机。

成语结构

  • 肉危机由两个汉字组成,肉和危机。肉字代表肉类,危机字代表危险的局势或困境。

例句

  • 1. 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面临着肉危机,肉类供应严重不足。2. 这个地区长期面临着水资源肉危机,居民们每天都要排队取水。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肉危机的发音ròu wēi jī联想为“肉为基”,表示肉类供应是基本的需求。另外,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食品市场里拼命寻找肉类,但却找不到,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资源短缺相关的成语,例如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等,可以帮助拓展词汇量和理解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由于大雨导致农作物受损,农民们面临着粮食肉危机。2. 初中生:我国正面临着能源肉危机,需要采取措施节约能源。3. 高中生: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可能面临水资源肉危机的挑战。4. 大学生: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地球资源肉危机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全球共同努力解决。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肉危机”这个成语。

拆字解意

肉危机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