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通籍在词典中的解释
tōng

通籍

拼音tōng jí

注音ㄊㄨㄙ ㄐ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通籍 tōngjí
    [be an official;secure official position] 做官。“籍”是二尺长的竹片,上写姓名,年龄,身份等,挂在宫门外,以备出入时查对。“通籍”谓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因此后来便称做官为“通籍”。
    通籍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详细解释

  • 亦作“ 通藉 ”。1.谓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汉书·元帝纪》:“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县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下》:“ 房 ( 京房 )荐上弟子 姚平 、 任良 ,‘愿以为刺史,臣得通藉殿中为奏事,以防拥隔。’”《周书·乐运传》:“ 高祖 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於时者,令巨细奏闻。” 夏仁虎 《旧京琐记·宫闱》:“ 孝钦 晚年有二女友,一为枢臣 荣禄 之妻,一为礼尚 怀塔布 之母,得通籍入禁中,侍谈宴,宫中呼之为福禄寿三星。”
    (2).指初作官。意谓朝中已有了名籍。 唐 杜甫 《夜雨》诗:“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明史·袁洪愈传》:“ 洪愈 通籍四十餘年,所居不增一椽,出入徒步。”《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兄弟从通籍到如今,不瞒老哥讲,顶戴换过多次,一顶帽子,却足足戴了三十多年。”

基本含义

  • 通籍是指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都能够获得公民身份。

详细解释

  • 通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通指跨越、联通,籍指籍贯、国籍。通籍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可以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都可以获得公民身份。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具备多重国籍的特点,意味着他可以在不同的国家之间自由流动,享受各种权益。

使用场景

  • 通籍这个成语常用于讨论国际移民、双重国籍以及跨国居住等话题。它可以形容一个人具备多重国籍的优势,也可以用来指代具有国际背景的人群。

故事起源

  • 通籍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确切的故事,它是根据汉语词汇的意义组合而成的。

成语结构

  • 通籍由两个汉字组成,通和籍。

例句

  • 1. 他的父母分别来自两个国家,所以他具备通籍的身份。2. 他在国外长大,具有双重国籍,是一个真正的通籍人士。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通籍这个成语。将“通”字联想到跨越、联通的意思,将“籍”字联想到国籍、籍贯的意思。通过将这两个意思联系起来,加深对通籍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通籍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国际移民政策、双重国籍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等相关话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一个同学是通籍的,他的爸爸是美国人,妈妈是中国人。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可以通籍,这样我就能在不同的国家生活和工作。3. 高中生:通籍是一个越来越常见的现象,它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拆字解意

通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