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品郎在词典中的解释
pǐnláng

品郎

拼音pǐn láng

注音ㄆㄧㄣˇ ㄌ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称关卡差役为“品郎”。 晋 潘岳 《上客舍议》:“高第、贤察……品郎两岸相检,犹惧或失之。”按, 清 梁章鉅 《称谓录》云:“高第三称,皆今之关差也。”参阅《称谓录·关差》。

基本含义

  • 指人品行不端正,行为不检点。

详细解释

  • 品郎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品”和“郎”两个字组成。其中,“品”指品行、品质,“郎”指男子。品郎形容一个人的品行不端正,行为不检点,不守道德规范。

使用场景

  • 品郎一词多用于贬义,常用于形容那些道德败坏、品行不端的人。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对不诚实、不守信、不负责任等行为的批评和谴责。

故事起源

  • 品郎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位叫做郎中的官员,他贪污受贿、懒散怠工,品行极差。后来,他被揭发并罢官,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品郎”。这个故事通过流传下来,逐渐演变成了品郎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品郎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个品郎,从来不守信用。2. 这个商人是个品郎,总是用假货来欺骗顾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品郎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品德败坏的人站在郎中的位置上,贪污受贿、懒散怠工,从而形成对品郎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品郎相关的成语,例如“品行不端”、“品德败坏”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品郎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品郎,经常欺负同学。2. 初中生:那个学生被老师称为品郎,因为他经常作弊。3. 高中生:他的行为举止不检点,被同学们戏称为品郎。4. 大学生:他在校园里的种种不良行为,让他名声变得如此糟糕,成为了品郎。希望以上关于“品郎”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品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