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烟蚜茧蜂在词典中的解释
yānjiǎnfēng

烟蚜茧蜂

拼音yān yǎ jiǎn fē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烟蚜茧蜂yān yá jiǎn fēng

    简介

    拉丁文名: Aphidius gifuensis Ashmaed

    目名称: 膜翅目

    科名称: 蚜茧蜂科

    亚科名称: 蚜茧蜂科

    属名称: Aphidius

    形态特征

    雌蜂头横形,大于胸翅基片处的宽度;上颊比复眼横径略短;脸较窄,是头宽的1/2.5;颊长是复眼径纵的1/5。幕骨指数0.4。3单眼呈锐角至直角三角形排列。复眼大,卵圆,具明显稀短毛。触角16-18节,多为17节,第1、2鞭节等长,长是宽的3.0-3.5倍,端部节微加粗。盾纵沟在上升部明显;沿盾片边缘与盾纵沟有较长细毛。并胸腹节具较窄小的中央小室。翅痣长是宽的4.0-4.5倍,约与痣后脉等长,径脉第1、2段略等长。腹柄节长是气门瘤处宽的3.5倍,具微弱的中纵脊;前侧区有成排纵细脊纹5-10条。产卵器鞘较粗短。体多呈黄褐色和桔黄色,少数为暗褐色。头暗褐色、脸、唇基、口器、颊、上颊下部,触角前3节半面黄或黄褐色。胸一般二色,背面暗褐,侧、腹面黄褐,少数标本全胸呈暗黄色。腹褐色;腹柄节、第2节背片中纵部与端部横补片、第2、3缝与足全呈黄色。体长1.9-2.6毫米,触角长1.6-2.0毫米。雄蜂触角19-20节,少数18、21节;体长0.8-2.6毫米。色泽较雌蜂暗。僵蚜多呈黄至黄褐色,个别为浅褐色。本种主要特征:触角多为17节;幕骨指数0.4;翅痣与痣后脉、径脉1段与2段等长;腹柄界节前侧区有纵细脊纹5-10条。

    其它信息

    寄主: 稻田麦长管蚜

    发生情况: 烟草田优势种;麦田亚优势种。大量发生于5-6月间;9-10月间亦有一定数量。对烟、麦田蚜虫有一定控制作用。

    生境: 草原型;烟草麦田中很多,桃树上不易找到。

    地理分布: 上海,湖南;在北京、河南、新疆、浙江、湖北、台湾、福建、广东也有分布;朝鲜,日本,美国,加拿大。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的数量众多。

详细解释

  • 烟蚜茧蜂是由四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分别是烟、蚜、茧、蜂。烟指的是烟雾,蚜指的是蚜虫,茧指的是蚕茧,蜂指的是蜜蜂。烟蚜茧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数量非常多,多得无法计算。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群或物品的数量庞大,例如在人多的场合,可以说“人山人海,烟蚜茧蜂”。

故事起源

  • 烟蚜茧蜂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蚕桑产业。蚕桑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养蚕生丝是农民的主要职业之一。而烟蚜茧蜂这个成语的出现是因为养蚕时需要用烟熏虫蚜,用茧蜂来控制蚕害虫的数量。由于蚕桑产业发达,烟、蚜、茧、蜂的数量非常庞大,所以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烟蚜茧蜂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名词组成。

例句

  • 1. 这个市场上的人群烟蚜茧蜂,非常热闹。2. 这个工厂的产品烟蚜茧蜂,供不应求。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烟蚜茧蜂这个成语与蚕桑产业联系起来,想象养蚕时烟雾弥漫,蚜虫和蚕茧无处不在,蜜蜂忙碌采蜜的场景,以此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蚕桑产业的知识,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以及蚕桑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教室里的同学们烟蚜茧蜂,大家都在讨论问题。2. 初中生:学校门口的人群烟蚜茧蜂,很多家长都在接孩子放学。3. 高中生:图书馆里的人烟蚜茧蜂,大家都在准备考试。

拆字解意

烟蚜茧蜂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