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麦子的减肥计划

麦子的减肥计划

收录日期:2025-08-08 06:06:56  热度:8℃

麦子决定减肥了,这跟他的同桌谷子有关。谷子是个女生,一米七的个子却只有八十斤的体重。和她相比,二百斤的麦子像一个圆鼓鼓的气球。麦子开始构思自己的减肥计划。

麦子两天没来上课了,豆子帮他请了病假。麦子确实病得不轻,他得不停地跑厕所,五分钟一趟,吃了几粒“泻立停”都没见疗效。渐渐地,他的脸变得蜡黄,浑身乏力。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自己的体重减了,但成绩也“减”了。孰重孰轻,麦子是分得清的。麦子回到学校,谷子问麦子,“这两天干吗去了?”麦子答:“病了。” 谷子把眼睛睁得老大:“你也会生病?”麦子愤然地说:“还不是怪豆子!”

都是豆子出的馊主意!他说减肥最快的方法就是吃泻药。一天跑二十趟厕所,想不瘦都不行。麦子吃了两片泻药,肚子咕噜噜一阵响,可这一泻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弄得自己头晕腿软的。现在,麦子早把剩下的几片药扔掉了。这个方法即使再有效他也不想用了。减肥,也不能减出病来呀。

他决定通过锻炼达到目的,那样是最科学的。

第二天早晨上学,他没骑自行车,出了村口就一颠一颠地跑起来。麦子跑步,“扑通扑通”的。没跑多远就已经满头大汗了,累得像狗似的喘气,但他不能放弃。他知道,只有坚持,才会成功。

他听到身后来了辆三轮摩托,三轮摩托超过他后便停住了。“麦子,上学要迟到了吧?来,坐车上。”开三轮摩托的人不由分说把麦子往三轮车上拽。“叔,不是的。我……” “嗨,你这孩子,跟叔还客气啥。快点儿!” 麦子愣是被拽上了三轮摩托,麦子哭笑不得。

麦子这样坚持了一个星期,减肥见没见效不知道,很明显的是麦子的饭量在显著增加。这天麦子在秤上一称,顿时晕菜:比以前更重了。

他把这个“不幸”的结果告诉豆子,豆子说:“你呀,跑步多了就会多吃饭。恶性循环。” 麦子觉得有道理,便问:“那怎么办?” 豆子总显得比麦子精明:“少吃饭呗。”这个办法兴许行得通。每天午饭,麦子只吃四分之一个烙饼。

体育课跑完了四百米后,麦子脸色煞白,一下子就晕倒了。校医说他是饿的。

下课后,谷子问麦子:“昨天晚上看柔道比赛了吗?”“看了。”麦子答她。谷子说:“我也看了。那些运动员都是大胖子。你跟人家比,就像蚂蚁比大象。”麦子不说话。

谷子又说:“听豆子说这些日子你为了减肥不怎么吃饭,撑得住吗?瞧你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其实胖点儿没关系,只要健康就行了。干吗非得跟自己过不去呢?”

麦子突然涌起一股莫名其妙的感激,不减肥了。麦子在心底对自己说。

猜你喜欢

  • 人生路,自己走的,才是最好的路

    弯路也好,直路也好,自己走才最重要。我在加拿大McGill大学进修的时候,我的导师Friedmen邀请我参加他女儿的婚礼,我惊讶地发现他的女儿才19岁,大学还没毕业,而且她念的是印地语系,完全没有继承Friedmen的应用心理学衣钵。后来在

  • 没空烦恼,人生最好

    有位年轻人,总是活得叫苦连天。他有份稳定的工作,也有疼他的父母,不愁吃,不愁穿,也不缺乏爱。然而,他总觉得自己有无尽的烦恼,纠缠在心里,挣不脱,逃避不掉。人怎么会如此烦恼?青年很迷茫。一天,他遇上了智者,便把心底的困惑说了出来,希望得到点拨

  • 李阳的以牙还牙

    有一次,球星姚明和“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共同出席一个公益活动。姚明两米多高的个头,看人总是居高临下。他初次遇见李阳,心里颇有点名人相轻的感觉。他直截了当地对其说:“你的疯狂英语还是有点儿作用的,只是我觉得,没有必要召集那么多人在广场上喊

  • 挖掘潜能提升生命价值

    许多人的“安贫守道”,许多人的“恪守卑微”,许多人的匍匐行进,并不是生活天地的狭小,也不是命运之神的禁锢,更不是客观条件的欠缺。这些人之所以面对世界和未来,总是拿出一副战战兢兢、畏缩不前的姿态,而只让心灵中的愿望凝固成失望的苦痛和惆怅的悲怆

  • 狙击手

    狙击手要射杀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换句话说,狙击手要杀掉的,是敌方的狙击手。他有着和狙击手一样的冷静和直觉。他隐藏在我方军事基地附近,神出鬼没。他将我们的士兵和军官一个个猎杀,他速度不快,却简洁有效。炸弹将方圆三公里的土地翻了两遍,没有用,士

  • 麻雀的评论

    麻雀叽叽喳喳,遇事爱发表评论,有什么法儿?它历来如此。这天,麻雀看见地面冒出了一个嫩绿的小点儿,把附近的泥土都拱了起来,便好奇地飞近问道:“你是什么?”“竹笋。”一个细弱的声音应道:“我想冒出来……”“冒出来?叽喳喳。”麻雀笑得前仰后合,“

  • 宣王射箭

    周宣王酷爱射箭,爱听别人说自己气力过人,能用强弓。其实他用的弓,只不过用3石力气就能拉开。一天他把自己的弓交给左右侍卫传看,侍卫只拉到—半,便假装拉不动了,同声赞道:“真是—张少有的硬弓,起码不少于9石,如果不是大王的神力,谁能拉得开这佯的

  • 齐人学弹瑟

    古时候,有一种乐器叫作瑟,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动听。赵国有很多人都精通弹瑟,使得别的国家的人羡慕不已。有一个齐国人也非常欣赏赵国人弹瑟的技艺,特别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好本领,于是就决心到赵国去拜师学弹瑟。这个齐国人拜了一位赵国的弹瑟能手做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