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返湖庐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畏归今复归,举目凄旧影。
呼朋与周旋,深夜烛犹秉。
添炉挫寒冽,围话剪悽哽。
庭前一丛竹,新箨出翠粉。
纵横乱作行,似走无人境。
独惜老梅树,我去遂枯殡。
草木尚有知,予心胡已冷。
呼朋与周旋,深夜烛犹秉。
添炉挫寒冽,围话剪悽哽。
庭前一丛竹,新箨出翠粉。
纵横乱作行,似走无人境。
独惜老梅树,我去遂枯殡。
草木尚有知,予心胡已冷。
鉴赏
这首诗《十月返湖庐》由陈曾寿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情感深沉,描绘了诗人归乡后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
首句“畏归今复归”,透露出诗人对归乡的复杂心情,既有期待也有畏惧。接着“举目凄旧影”一句,通过视觉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旧日景象在眼中浮现,引发内心的感慨。
“呼朋与周旋,深夜烛犹秉”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情景,即使夜深人静,仍点烛夜谈,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闲适。
“添炉挫寒冽,围话剪悽哽”进一步展现冬夜的寒冷与温馨的聚会场景,通过添炉取暖和围坐交谈,表现了人情的温暖与生活的细腻。
“庭前一丛竹,新箨出翠粉”转而描写庭院中的竹子,新长的竹笋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生机,与之前的凄凉形成对比,暗示着希望与新生。
“纵横乱作行,似走无人境”描述竹子纵横交错,仿佛是无人涉足的荒野,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独惜老梅树,我去遂枯殡”表达了诗人对老梅树的惋惜之情,自己离开后,梅树因无人照料而枯萎,象征着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无奈。
最后,“草木尚有知,予心胡已冷”以草木有情反衬人心的冷漠,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与情感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友情、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洞察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