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五首(其二)
泱漭绝人世,迥豁高天秋。
暝色从地起,夜宿天上楼。
天鸡鸣半夜,日出东海头。
隐约蓬壶树,缥缈扶桑洲。
浩歌落青冥,遗响入沧流。
唐虞变楚汉,灭没如风沤。
藐矣鹤山仙,秦皇岂堪求?金砂费日月,颓颜竟难留。
吾意在庞古,冷然驭凉飕。
相期广成子,太虚显遨游。
枯槁向岩谷,黄绮不足俦。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的《登泰山五首》中的第二首,以登泰山之巅的壮丽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天门何崔嵬”,描绘了泰山之巅的雄伟壮观,仿佛直插云霄的天门,令人叹为观止。接着“下见青云浮”一句,通过俯瞰的角度,展现了云雾缭绕、飘渺不定的景象,与上句形成对比,突出了泰山的高耸入云。
“泱漭绝人世,迥豁高天秋”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泰山的孤绝与辽阔,仿佛与世隔绝,置身于高远的秋天之中,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暝色从地起,夜宿天上楼”描绘了夜晚泰山的神秘与宁静,仿佛夜幕降临,大地沉睡,而诗人却在“天上楼”中安眠,与自然融为一体。
“天鸡鸣半夜,日出东海头”则展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天鸡的啼鸣唤醒了新的一天,太阳从东方升起,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隐约蓬壶树,缥缈扶桑洲”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和扶桑洲,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
“浩歌落青冥,遗响入沧流”描绘了诗人豪放的歌声回荡在天空,余音绕梁,最终融入了大海的波涛之中,象征着情感的释放与心灵的净化。
“唐虞变楚汉,灭没如风沤”通过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唐虞盛世变为楚汉纷争,如同风中的泡沫般短暂易逝。
“藐矣鹤山仙,秦皇岂堪求?”诗人借鹤山仙的故事,表达了对仙道的不屑,认为即使是秦始皇这样的帝王也无法寻找到真正的仙道。
“金砂费日月,颓颜竟难留”指出追求长生不老的徒劳,黄金丹砂耗费无数岁月,但终究无法挽留衰老的命运。
“吾意在庞古,冷然驭凉飕”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向往,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相期广成子,太虚显遨游”期待遇见传说中的广成子,能够在广阔的太空中自由翱翔,象征着对自由与真理的追求。
“枯槁向岩谷,黄绮不足俦”最后两句,诗人自比为隐居山林的黄绮,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认为自己与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不同,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历史、人生以及理想境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浪漫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