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斋杂述(其三)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弱冠始昏宦,常依甥馆居。
老窃冰清誉,亦挈女婿俱。
衰壮每相笑,不必定异趋。
王翁述过庭,倭曾皆可模。
今我奚汝益,世论方贱儒。
殖落卜周乱,承羞匪一夫。
颓龄复何觊?经训聊自娱。
秋灯渐可亲,示子以故吾。
老窃冰清誉,亦挈女婿俱。
衰壮每相笑,不必定异趋。
王翁述过庭,倭曾皆可模。
今我奚汝益,世论方贱儒。
殖落卜周乱,承羞匪一夫。
颓龄复何觊?经训聊自娱。
秋灯渐可亲,示子以故吾。
鉴赏
这首诗《寓斋杂述(其三)》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全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教育及自我修养的深刻思考。
首句“弱冠始昏宦”,描述了诗人从青年时期开始步入官场的生活状态,暗示了其早年的经历和身份。接着,“常依甥馆居”表明他常常居住在甥舅家,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一种生活模式或人际关系。
“老窃冰清誉,亦挈女婿俱”两句,通过“老窃”这一形象化的表达,描绘了诗人年老时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名声,并且带着女婿一同享受这份荣誉,体现了家族间的和谐与传承。
“衰壮每相笑,不必定异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认为无论年轻还是年老,人们都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不必因年龄而改变追求的方向。
“王翁述过庭,倭曾皆可模”可能是指诗人受到了某位王姓长者的教诲,以及学习借鉴其他人的经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今我奚汝益,世论方贱儒”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世人对儒家学者的评价过于贬低,流露出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殖落卜周乱,承羞匪一夫”可能是在讨论社会动荡时期,个人如何面对困境和责任,强调了个体在乱世中的担当。
“颓龄复何觊,经训聊自娱”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然以经典文献为乐,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最后,“秋灯渐可亲,示子以故吾”则是诗人晚年的生活写照,通过与灯火相伴,向子孙展示自己的真实面貌,传递了对后辈的期望与教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刻的思想情感,也反映了他对社会、教育和个人修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