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铜井访三乘上人
褰衣出木杪,坐觉耳目豁。
半岭界湖光,众山争出没。
湖天西北宽,山势东南匝。
莫釐与缥缈,相望何巀嶪。
指顾烟云间,可以一苇截。
山头石累累,历乱如积雪。
俯视千林花,上下同一洁。
山僧出迎我,问姓始相识。
谁言三度游,已作七年别。
当时同游者,眼中异存殁。
山川阅来往,笑我老日月。
悠悠旦宅人,何乃为化怛。
终当离有漏,就此得真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登铜井访三乘上人》。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铜井道,沿途所见的壮丽山景和湖光,以及在山中与僧人的偶遇。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了心灵的开阔与净化,同时也反思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首句“盘礴铜井道,旧游记平樾”点明了地点和回忆,诗人站在铜井道上,回想起过去的游览经历。接着,“褰衣出木杪,坐觉耳目豁”描述了诗人脱去外衣,站在高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心灵得到了释放。
“半岭界湖光,众山争出没”描绘了山岭与湖水相互映衬的景象,群山时隐时现,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湖天西北宽,山势东南匝”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
“莫釐与缥缈,相望何巀嶪”将视线转向远处,莫釐山与缥缈山遥相对望,山峰耸立,巍峨壮观。“指顾烟云间,可以一苇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仿佛只需一叶扁舟就能穿越烟云,到达彼岸。
“山头石累累,历乱如积雪”描绘了山顶岩石堆积的情景,形象生动。“俯视千林花,上下同一洁”则是诗人从高处俯瞰,看到千树万花,无论高低,都保持着纯净洁白的状态。
“山僧出迎我,问姓始相识”写出了诗人与山中僧人的相遇,通过问名识人,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谁言三度游,已作七年别”感慨时间的飞逝,诗人虽多次来访,却已有七年未见。
“当时同游者,眼中异存殁”表达了对过去同游者的怀念,感叹岁月无情,人事已非。“山川阅来往,笑我老日月”诗人自嘲,山川见证着人间的来来往往,而自己却在时光的流逝中逐渐老去。
最后,“悠悠旦宅人,何乃为化怛”是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认为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们,为何会感到痛苦和困扰。“终当离有漏,就此得真歇”表达了诗人追求解脱、寻找内心宁静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