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情知太乙已西游,筑馆焉能强挽留。
此老平生让人者,佛来我去尚何求。
此老平生让人者,佛来我去尚何求。
注释
太乙:道教中的神仙名,此处可能指仙人或者高人。西游:向西远行,常用来象征出世或离开尘世。
馆:馆舍,这里指为太乙建的住所。
挽留:留住,挽留住某人不走。
此老:这位老人。
平生:一生,指他的全部生活经历。
让人者:宽容他人,愿意让步的人。
佛来我去:佛教中,佛来指的是佛法的降临,此处比喻太乙这样的高人。
尚何求: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表示满足或不再有所期待。
翻译
明知太乙已经西去游历建造馆舍怎能硬要他停留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情感和佛理的思考。开篇"情知太乙已西游,筑馆焉能强挽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太乙西行的理解与无奈,"太乙"在这里可能是朋友的名字或者代指,而"筑馆"则象征着对美好时光或情感的留恋,但这种留恋是徒劳的。接下来的"此老平生让人者,佛来我去尚何求"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的超然态度和佛理的悟性。这里的"此老"指代太乙或其他修行之人,他们一生中对待他人的宽厚与放下;"佛来我去"则是说佛陀来了又去了,而我也来去自如,表达了对于世事变迁的看破和超脱。最后"尚何求",意味着在这样的认知下,对于尘世间的追求已经不再有所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的感慨,以及对佛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超脱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