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村居咏怀古迹八首(旌义坊)赏析

村居咏怀古迹八首(旌义坊)

近现代 · 李洸
故里眷高躅,回望旌义坊。
制作颇侔古,规模殊矞皇。
雕甍耸层堞,画桷飘短枋。
金石工刻画,车马古冠裳。
文字裂精诚,楹帖披琳琅。
拾级趋闬闳,拂翼双翱翔。
镌兽翘足陆,桴鼓森两傍。
作者纪岁月,有明正统创。
色泽班陆离,匠巧折毫芒。
漂摇经风雨,矗立端以庄。
伟哉梁武祠,岿然鲁灵光。
尚义固所难,愿兹理不常。
饥溺今满眼,逐利纷若狂。
徘徊坊路隅,喟恻摧心肝。
纲常久沉霾,道路满盗贼。
套套一世间,何处吊毅魄。
村南烈女祠,历岁踰五百。
烈女乌头娘,读史我心恻。
忆昔景泰初,削乱榄山值。
跳梁骤劫女,霜刃挟威逼。
百般百不可,辗转东亭驿。
其时势将粥,女请以苑易。
日莫援我刀,听卖嗔目斥。
我岂令汝卖,人莫由买得。
旁观为解说,赎命反尔宅。
引颈竟受刃,天乎此悍卒。
至今罔州草,血化长宏碧。
游魂既为厉,天地亦变色。
悠悠榄山河,邈邈崖门隔。
烈女祠前水,呜咽朝复夕。
烈女墓前树,偃蹇松与柏。
万物有贞性,天独予巾帼。
乃知烈女心,坚刚比金石。
白沙止迁墓,长吁隳四尺。
泰泉悯烈辞,一读三叹息。
寒泉委榛莽,斜径逶云麓。
驼岭盛梅花,觱沸宛在目。
我来亟无掌,芳冽不盈掬。
残碣三字篆,作者传独漉。
幽姿荡林影,颢气透岩瀑。
稍憩挹馀润,坐久涤尘俗。
废寺一牛鸣,荒井苔花斸。
不留片瓦覆,单闻松风护。
成毁会有时,风雅倘相续。
世无吴荫之,饮水从满腹。
野寺荒徼外,冥漠钟磐疏。
脩竹接畦塍,丑石卧薪樗。
西山蓄苍翠,海眼生庭芜。
破掾上可赌,法物羌无馀。
戒坛泣龙象,哀草吊蟪蛄。
欲扪璧题字,剥落多模糊。
昔闻海潮音,今留山泽癯。
俯仰逐尘埃,漂转成邱墟。
独念舍宅人,千载累唏嘘。
名贤有遗构,诗社近咫尺。
门第纵非旧,犹傍大宽里。
斋壁通奥窔,榆柳接烟水。
引潴流堂北,种荷满芳沚。
经营极惨淡,跌宕轻文史。
方当启祯间,何伍鼎足峙。
文酒杂游衍,哲匠若肩比。
及其登衮冕,江山怀杖几。
南都砺素志,栖迟固所喜。
溟渤动归思,横琴在眼底。
履声感先民,时变生荆杞。
寂寂王粲宅,萧萧晏婴市。
晴日破苍霭,拳石荒陉陀。
赐书期师守,遗文待重梓。
旷怀瀼上堂,衡泌聊徒倚。
溪北凤岭阳,林壑何苍郁。
昔有翁陔园,楼阁殊杰出。
种桂得佳构,栽竹表清逸。
太傅谢政归,春秋多暇日。
屏迹啸俦侣,作赋摛华实。
幢幢云盖下,聚书富万帙。
恍入藏春坞,别敞环堵室。
镌石纪胜事,淩云郭子笔。
东南盛文藻,兹园美风物。
人生渺哀乐,时命有得失。
大道忽移国,闽粤两齮龁。
痛苦奔行在,殉国逾七秩。
悠悠世上口,毁誉宁足恤。
独叹稷契身,不予伊侣匹。
高咏秋悲篇,閒锄棕山秫。
凭吊曾感伤,有泪如泉汨。
村南文章里,伍公有遗宅。
乔木拂云霭,山气晖日夕。
迢迢雩溪水,郁郁荫竹柏。
林薮供蔬凿,池馆极幽僻。
昔公未过时,江山招吟席。
同游多英俊,李何称莫逆。
谁知骚雅才,竟遭阳九厄。
遁世为黄冠,飘然此岸帻。
风流既已尽,认识屡更易。
及今访里衍,一一皆陈迹。
古庙金崖碑,剔藓略可识。
野望心踯躅,秋风独散策。
南塘水如镜,弥望满桑苧。
陂原卅亩馀,渔父有钓渚。
渔父相国孙,入世畏罗罟。
忍食西山薇,但重陶潜树。
人境偶结庐,如入荒洲屿。
西斋署岸舫,绿阴傍深处。
孤亭悬春沼,断桥通幽墅。
高松戴颙居,深竹刘裕圃。
岂无濠濮趣,但慕箕颖侣。
谁知寂寞滨,亦自吊禾黍。
鼓枻世外音,不闻歌渔父。

词语解释

哀乐的意思:[释义](名)悲哀的乐曲。 [构成]偏正式:哀(乐 [例句]演奏哀乐。(作宾语)哀乐阵阵传来。(作主语)...

岸帻的意思: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汉 孔融 《与韦端书》:“閒僻疾动,不得復与足下岸幘广坐,举杯相于,以为邑邑。”《晋书·谢奕传》:“岸幘笑咏,无异常日。” 唐 白居易 《喜与杨六侍御同宿》诗:“岸幘静当明月夜,匡牀闲卧落花朝。” 宋 陈与义 《岸帻》诗:“岸幘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郭沫若 《颂武汉》诗:“天堑通衢我再来,披襟岸幘嘆雄哉!”...

翱翔的意思:◎ 翱翔 áoxiáng[flutter;soar;hover over;take wing] 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飞行或盘旋展翅翱翔于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一下子就能发现地面上宽广范围内的一只小兔或小鸡。——《眼睛与仿生学》...

奥窔的意思:(1).室隅深处,亦泛指堂室之内;。《荀子·非十二子》:“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 杨倞 注:“西南隅谓之奥;东南隅谓之窔。言不出室堂之内也。” 宋 沉辽 《越州永福院大像赞序》:“逮诸菩萨、弟子凡十有二躯,以及四壁楣带奥窔之像,或突或绘,咸因彼寘此。” 清 唐甄 《潜书·性功》:“日之上升,天地山河,无有隐像;堂房奥窔,无有隐区。”(2).指隐蔽深曲之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陆清献 年三十八,下第出都,由水路南旋。于水道之源流、漕运之奥窔及古人名蹟,无不详誌。”(...

百般的意思:[释义](形)形容采用多种方法。 [构成]偏正式:百(般 [例句]百般阻挠。(作状语)百般抵赖。(作状语)...

白沙的意思:(1).白色沙砾。《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晋书·五行志中》:“ 元康 中, 京洛 童謡曰:‘南风起,吹白沙,遥望 鲁国 何嵯峨?千岁髑髏生齿牙。’” 唐 李白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诗:“六月南风吹白沙, 吴 牛喘月气成霞。”(2).即白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四·鲛鱼》:“古曰鮫,今曰沙,是一类而有数种也……其背有珠文,如鹿而坚彊者,曰鹿沙,亦曰白沙。”...

变色的意思:[释义](1) (动)改变颜色。 (2) (动)改变脸色(多指发怒)。 [构成]动宾式:变|色 [例句]这种墨水不易变色。(作谓语)听完这话;他勃然变色。(作谓语)...

剥落的意思:[释义](动)一片片地脱落。 [构成]偏正式:剥〔落 [例句]门上的油漆大部分剥落了。(作谓语)...

不盈的意思:不满。《易·坎》:“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晋 陆机 《文赋》:“虽纷蔼於此世,嗟不盈於予掬。”《剪灯新话·绿衣人传》:“卧于舟尾,终夜不寝,见三人长不盈尺。”...

不可的意思:◎ 不可 bùkě(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不可一概而论(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不常的意思:(1).不固定。《书·伊训》:“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孔 传:“天之祸福惟善恶所在,不常在一家。” 汉 张衡 《西京赋》:“不常厥土, 盘庚 作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於声,或方於貌,或拟於心,或譬於事。”(2).异常;反常。《晏子春秋·谏下十三》:“作服不常,以笑诸侯。” 吴则虞 集释引 苏舆 云:“言作不常之服,以为笑于诸侯。” 元 元怀 《拊掌录》:“画人物不常,鸟或四足,兽或两翼,人或儒冠而僧衣。”(3).不平凡;卓越...

惨淡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暗淡无色。 (2) (形)形容在困难的情况下艰苦地进行。 [构成]并列式:惨+淡 [例句]惨淡经营。(作状语)惨淡的月光。(作定语)...

残碣的意思:残碑。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阎若璩》:“雅好金石文字,遇荒村野寺古碑残碣,埋没榛莽之中者,靡不椎拓。”...

苍郁的意思:[释义](形)〈书〉(草木)苍翠茂盛。 [构成]并列式:苍+郁 [例句]苍郁的群山。(作定语)草木苍郁。(作谓语)...

苍翠的意思:[释义](形)(草木等)深绿。 [构成]偏正式:苍〔翠 [例句]草木苍翠。(作谓语)苍翠的群山。(作定语)...

常久的意思:长久。《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官属曰:‘胡人不能常久,无他故也。’”《朱子语类》卷六九:“不有其功,常久而不已者,乾也。”《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我们舅太太合亲家太太更可以合你常久同居。”...

长吁的意思:长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杜子春》:“饥寒之色可掬,抑天长吁。”《宋史·郑侠传》:“﹝ 郑侠 ﹞悉绘所见为图……疏奏, 神宗 反覆观图,长吁数四。” 明 刘基 《长相思》诗之二:“凤皇不食鴟鴞呼,嗟我欲往空长吁。”...

潮音的意思:潮水的声音。亦指僧众诵经之声。 宋 范成大 《宿长芦寺方丈》诗:“夜阑雷破梦,欹枕听潮音。” 明 屠隆 《昙花记·还乡报信》:“明日里幢盖来临,开法界,听潮音。” 清 黄景仁 《张鹤柴招集赋得寒夜四声·梵声》诗:“潮音初浩荡,尘梦一惺忪。”...

车马的意思:(1).车和马。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诗·小雅·十月之交》:“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夫车马小义,而歷代莫悟。” 明 孙柚 《琴心记·王孙作醵》:“早求车马,同行共赴。”(2).谓驰骋游乐。《汉书·郊祀志下》:“愿明主时忘车马之好,斥远方之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太平庶几可兴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齿丰车马之好。”...

嗔目的意思:瞪大眼睛,以示不满。 宋 苏轼 《代侯公说项羽辞》:“ 项王 嗔目大怒,叱 侯公 。”...

陈迹的意思:[释义](名)过去的事情。 [构成]偏正式:陈(迹 [例句]遗留下来的陈迹。(作宾语)陈迹能够引起人们对过去事情的回忆。(作主语)...

尘俗的意思:◎ 尘俗 chénsú(1) [worldly]∶流俗一扫文坛尘俗(2) [the world;vulgar world]∶尘世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

尘埃的意思:[释义](名)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用书面语。 [构成]并列式:尘+埃 [例句]书上满是尘埃。(作宾语)尘埃到处飞扬。(作主语)[同义]灰尘、尘土...

池馆的意思:亦作“ 池舘 ”。池苑馆舍。 南朝 齐 谢朓 《游后园赋》:“惠气湛兮帷殿肃,清阴起兮池馆凉。” 宋 韩维 《登湖光亭》诗:“雪尽尘消径露沙,公家池舘似山家。”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侍御有池馆在 柘溪 ,去城絶远。”...

俦侣的意思:(1).伴侣;朋辈。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一:“徘徊恋儔侣,慷慨高山陂。”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二:“村深絶賔客,窗晦无儔侣。” 苏曼殊 《耶婆堤病中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诗:“远行恋儔侣,此志常落拓。”(2).指结为伴侣或朋友。...

矗立的意思:◎ 矗立 chùlì[tower aloft;stand tall and upright] 高耸直立这座纪念碑矗立在蓝天广场...

幢幢的意思:(1).羽毛下垂貌。多用以形容羽饰之盛。《文选·张衡<东京赋>》:“鼖鼓路鼗,树羽幢幢。” 薛综 注:“幢幢,羽貌。” 明 王錂 《春芜记·献赋》:“云翔,翠盖幢幢,绣服轻盈,珮环飘颺。”(2).高而团簇笼覆貌。 唐 元稹 《松树》诗:“ 华山 高幢幢,上有高高松。” 清 王士禛 《望庞居士山》诗:“云烟杳杳树幢幢,消息凭谁问 老庞 ?”(3).回旋貌;晃动貌。《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有飘风高三尺餘,从申上来,在庭中幢幢回转,息以復起,良久乃止。” 唐 鲍溶 《途中旅思》诗:“天光见地色,上路...

春秋的意思:[释义](1) (名)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春秋正富(年纪不大)(作主语) (2) (名)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编年史《春秋》包括这一段时间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时代。春秋时代涌现出很多历史故事。(作定语) [构成]并列式:春+秋...

赐书的意思:(1).称人来信的敬辞。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於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宋 王安石 《答马太傅启》之二:“未皇修好,先辱赐书。”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九)》:“记得一年或两年之前,蒙你赐书,指摘我在《阿Q正传》中写捉拿一个无聊的 阿Q 而用机关枪,是太远于事理。”(2).指皇帝给臣下写信。 宋 王安石 《赠司空兼侍中文元贾魏公神道碑》:“命以故官,不起。赐书宠慰,从之。”《明史·常遇春传》:“ 天瑞 力尽乃降, 遇春 果不杀。 太祖 大喜,赐书褒勉。”(3).君王赐...

摧心的意思:极度伤心。 晋 潘岳 《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痛忉怛而摧心。”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每当春秋时饗,孑立捧奠,顾眄无后继者,惸惸然欷歔惴惕,恐此事便已,摧心伤骨,若受锋刃。” 清 金农 《将游楚中于真州江上登舟》诗之二:“乱柳摧心野郭秋,隔江山翠晚奩收。” 叶圣陶 《倪焕之》三:“摧心地伤痛,担上家计的重负,工作又十二分不如意,他憔悴了。”...

大道的意思:◎ 大道 dàdào(1) [brood road]∶宽阔的道路(2) [correct reason]∶正确的道理合于大道...

道路的意思:◎ 道路 dàolù[road;way;path]∶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人生道路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盗贼的意思:[释义](名)强盗和小偷(总称)。 [构成]并列式:盗+贼 [例句]这一带盗贼很多。(作主语)[同义]盗匪...

得失的意思:[释义](1) (名)所得和所失;成功和失败。不要计较个人得失;要从全局着眼。(作宾语) (2) (名)利弊;好处和坏处。各有得失。(作宾语) [构成]并列式:得+失...

雕甍的意思:雕镂文采的殿亭屋脊。 唐 虞世南 《怨歌行》:“紫殿秋风冷,彫甍白日沉。”...

跌宕的意思:◎ 跌宕 diēdàng(1) [be bold and unconstrained (free and easy)]∶为人放纵,不拘束脱略公卿,跌宕文史。——江淹《别赋》。注:“放逸也。”(2) [flowing rhythm]∶音调或行文富有顿挫波折。也做跌荡跌宕多姿...

鼎足的意思:◎ 鼎足 dǐngzú[three legs of a tripod-three rival powers] 鼎的腿,鼎有三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形势如此则荆、 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东南的意思:◎ 东南 dōngnán[southeast]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独漉的意思:亦作“独禄”。古乐府中 晋 和 南朝 齐 拂舞歌辞名。《宋书·乐志四》作《独禄篇》,《南齐书·乐志》作《独禄辞》,《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晋拂舞歌》作《独漉篇》。参阅《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晋拂舞歌》、《舞曲歌辞四·齐拂舞歌》。...

断桥的意思:(1).毁坏的桥梁。 唐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诗之二:“断桥无復板,卧柳自生枝。” 宋 苏轼 《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同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过作诗和其韵寄迈迨》:“断桥寻胜践,脱屨欣小揭。” 元 曹文晦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诗:“断桥归郭路,细雨过溪人。”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乩仙逸事》:“或遇枯木寒花,断桥流水,輒低徊不忍去。”(2).桥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白堤 上。自 唐 以来已有此名。或言本名 宝祐桥 ,又名 段家桥 ,今罕有称者。 唐 张祜 《杭州孤山寺》诗:“ 断桥 荒蘚澁...

遁世的意思:◎ 遁世 dùnshì[reclusion] 独自隐居,避开俗世;避世隐居遁世绝俗...

法物的意思:(1).古代帝王用于仪仗、祭祀的器物。《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益州 传送 公孙述 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輦,於是法物始备。” 李贤 注:“法物谓大驾卤簿仪式也。”《旧唐书·殷盈孙传》:“其神主、法物、乐悬,皆 盈孙 奏重修製,知礼者称为博洽。” 清 任安上 《与吴拜经书》:“非 止翁老人 亲笔记载,世且认 河 汾 贋鼎,为 商 周 法物,未免厚诬。”(2).宗教礼器、乐器及依法使用的器具。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慧远》:“今往常所用鍮石双口澡鑵,可备法物之数也。” 唐 王勃 ...

反尔的意思:语出《孟子·梁惠王下》:“ 曾子 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谓你怎样对待人家,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 大防 ( 吕大防 )等所犯,亦因持心失恕,好恶任情,违 老氏 ‘好还’之戒,忽 孟軻 ‘反尔’之言。”...

芳冽的意思:见“ 芳洌 ”。...

方当的意思:犹将要;会当。《后汉书·方术传上·杨由》:“有风吹削哺,太守以问 由 。 由 对曰:‘方当有荐木实者,其色黄赤。’顷之,五官掾献橘数包。”《梁书·简文帝纪》:“方当玄默在躬,栖心事外。” 唐 韦应物 《冰赋》:“微客卿之言,则何以雪余惑,方当命有司而撤冰,书盘盂以自式。”...

纷若的意思:(1).盛多貌。《易·巽》:“巽在牀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孔颖达 疏:“纷若者,盛多之貌。”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而管见之属,谓仙法当具在於纷若之书及於祭祀拜伏之间而已矣。” 宋 陆游 《自遣》诗:“客少胜纷若,家贫亦晏如。”(2).混乱;多而杂。《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时 袁术 僭号, 策 以书责而絶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见当世之纷若,欲大举以临之,适足趣祸。” 宋 苏轼 《复改科赋》:“探经义之渊源,是非纷若;考辞章之声律,去取昭然。” 清 黄宗羲 《汪...

凤岭的意思:即 凤凰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东南。北近 西湖 ,南接江滨。形若飞凤,故名。 宋 苏轼 《赠别》诗:“慇懃莫忘分携处,湖水东边 凤岭 西。”...

风雨的意思:(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

风雅的意思:◎ 风雅 fēngyǎ(1) [elegant;refined]∶文雅。端庄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举止端庄的或高雅的举止风雅(2) [of poems;literary pursuit]∶《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后世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

风物的意思:◎ 风物 fēngwù[scenery] 风景和物品。喻指大气候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流的意思:◎ 风流 fēngliú(1)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风采特异,业绩突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 [talented in letters and unconventional in life style]∶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是真名士自风流(3) [dissolute;loose]∶放荡不羁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4) [romantic]∶具有色情特点或色情上得到满足风流小说(5) [custom and culture]∶风俗...

桴鼓的意思:(1).鼓槌与鼓。比喻相应迅速。 宋 罗泌 《路史·后纪三·炎帝》:“教化兴行,应如桴鼓。” 明 张居正 《葬地论》:“世言葬地能作人祸福,谓葬得吉壤,家必兴隆,得恶地,家必衰替,若影响桴鼓之符应者,悉妄也。” 清 王韬 《上当路论时务书》:“人心之机器,速於影响;一国之鑪锤,捷於桴鼓。是在为上者善用之耳。”参见“ 桴鼓相应 ”。(2).指战鼓。《史记·田叔列传》:“ 田仁 对曰:‘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鬭, 仁 不及 任安 。’” 唐 刘禹锡 《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

俯仰的意思:[释义](动)〈书〉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构成]并列式:俯+仰 [例句]随人俯仰。(作谓语)俯仰由人(比喻一切受人支配)。(作谓语)...

拂云的意思:触到云。极言其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凡诸宫殿门臺隅雉,皆加观榭,层甍反宇,飞檐拂云。” 唐 杜甫 《严郑公宅同咏竹》:“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膾跃湍之魴,炙拂云之鹊。”...

感伤的意思:◎ 感伤 gǎnshāng[sorrowful;sad;down-hearted] 因有所感触而悲伤。尤指过分的和做作的多愁善感带有几分感伤的心情他的作品感伤情调太重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晋· 张载《七哀》...

感伤的意思:◎ 感伤 gǎnshāng[sorrowful;sad;down-hearted] 因有所感触而悲伤。尤指过分的和做作的多愁善感带有几分感伤的心情他的作品感伤情调太重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晋· 张载《七哀》...

纲常的意思:[释义](名)三纲五常的简称。 [构成]并列式:纲+常...

纲常的意思:[释义](名)三纲五常的简称。 [构成]并列式:纲+常...

高躅的意思:(1).崇高的品行。《晋书·隐逸传赞》:“确乎羣士,超然絶俗,养粹巖阿,销声林曲。激贪止竞,永垂高躅。” 唐 颜真卿 《临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铭》:“体浑元之正性,秉弘毅之高躅。” 明 李东阳 《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其他名师硕士,踵高躅而延餘光者,盖亦多矣。”(2).指有崇高品行的人。 宋 苏舜钦 《送安素处士高文悦》诗:“近臣上荐书,天子渴高躅。”(3).指归隐。 唐 卢纶 《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唯当俟高躅,归止共抽簪。”《太平广记》卷七五引 唐 张读 《宣室志·王先生》:“有 ...

高躅的意思:(1).崇高的品行。《晋书·隐逸传赞》:“确乎羣士,超然絶俗,养粹巖阿,销声林曲。激贪止竞,永垂高躅。” 唐 颜真卿 《临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铭》:“体浑元之正性,秉弘毅之高躅。” 明 李东阳 《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其他名师硕士,踵高躅而延餘光者,盖亦多矣。”(2).指有崇高品行的人。 宋 苏舜钦 《送安素处士高文悦》诗:“近臣上荐书,天子渴高躅。”(3).指归隐。 唐 卢纶 《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唯当俟高躅,归止共抽簪。”《太平广记》卷七五引 唐 张读 《宣室志·王先生》:“有 ...

高咏的意思:(1).朗声吟咏。 晋 王羲之 《与谢万书》:“兴言高咏,衔杯引满。” 唐 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诗:“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七:“自别 吴郎 高咏减,珊瑚击碎有谁听?”(2).好诗篇;佳作。 宋 梅尧臣 《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诗:“神还气主读高咏,六十五篇金出沙。” 明 张居正 《寿马年兄母八十》诗:“况是 茂陵 词赋客,可无高咏续《南陔》?”...

高咏的意思:(1).朗声吟咏。 晋 王羲之 《与谢万书》:“兴言高咏,衔杯引满。” 唐 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诗:“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七:“自别 吴郎 高咏减,珊瑚击碎有谁听?”(2).好诗篇;佳作。 宋 梅尧臣 《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诗:“神还气主读高咏,六十五篇金出沙。” 明 张居正 《寿马年兄母八十》诗:“况是 茂陵 词赋客,可无高咏续《南陔》?”...

更易的意思:改变;改换。《吕氏春秋·召类》:“ 舜 却 苗 民,更易其俗。” 高诱 注:“更,改。”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 李奭 攻 寿州 ,败。於是诛窜诸将败事者,更易诸閫。” 清 顾炎武 《音学五书序》:“下及 唐 代,以诗赋取士,其韵一以 陆法言 《切韵》为準,虽有独用、同用之注,而其分部未尝改也;至 宋 景祐 之际,微有更易。” 郭沫若 《虎符》第三幕:“ 侯嬴 正欲向左前方下场时, 信陵君 已更易便装,上场,迎头相遇。”...

公有的意思:◎ 公有 gōngyǒu[public-owned;collective;state-owned] 属于两人以上所共有或公家所有...

鼓枻的意思:亦作“ 鼓栧 ”。划桨。谓泛舟。《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晋书·文苑传·庾阐》:“中兴二十三载,余忝守 衡 南,鼓栧三江,路次 巴陵 。” 唐 杜甫 《幽人》诗:“洪涛隐笑语,鼓枻 蓬莱池 。”《花月痕》第四八回:“陆兵纵马,水师鼓枻。”...

故里的意思:[释义](名)故乡,老家。 [构成]偏正式:故(里 [例句]魂归故里。(作宾语)[同义]故乡、家乡、乡里...

孤亭的意思:孤立的亭子。 宋 梅尧臣 《会胜院沃洲亭》诗:“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宋 朱熹 《再用韵题翠壁》:“孤亭一目尽天涯,俯瞰烟村八九家。” 金 元好问 《横波亭》诗:“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 元龙 百尺楼。”...

古冠的意思:◎ 古冠 gǔguàn[antique crown] 由向上斜立着若干星角的环形带构成的冠状物——亦称“东方冠”...

冠裳的意思:(1).指官吏的全套礼服。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刘子澄 ﹞守 衡阳 日,以冠裳涖事,宪使 赵民则 尝紫衫来见。 子澄 不脱冠裳肃之, 民则 请免冠裳。 子澄 端笏肃容曰:‘戒石在前,小臣岂敢。’ 民则 皇恐,退具冠裳以见。”(2).指穿着官服。《宋史·范应铃传》:“夙兴,冠裳听讼,发擿如神。”(3).指官宦士绅。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虎食伊璠》:“冠裳农贾,挈妻孥潜跡而出者,不可胜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声》:“今日冠裳雅会,就要演这本传奇。”(4).指官职。 宋 范成大 《胡宗...

规模的意思:[释义](名)(事业、机构、工程、运动等)所包括的范围。 [构成]偏正式:规(模 [例句]规模宏大。(作主语)...

归思的意思:◎ 归思 guīsī[thought of return] 回家的念头(离家日久)归思甚切...

衮冕的意思:(1).衮衣和冕。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国语·周语中》:“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 韦昭 注:“衮,衮龙之衣也;冕,大冠也。公之盛服也。”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梦宰相过岭四人》:“ 蔡丞相 持正 为府界提举日,有人梦至一官居,堂宇高邃,上有具衮冕而坐者四人。” 清 戴名世 《曲阜县圣庙塑像议》:“而 唐 开元 中遂出王者衮冕之服以衣矣。” 钱玄 《三礼名物通释·衣...

过时的意思:◎ 过时 guòshí(1) [outmoded;old-fashioned;obsolete;out-of-date]∶陈旧不合时宜;过了流行的时间过时的设备过时的商品这种武器已过时过时的观念》(2) [past the appointed time]∶过了规定的时间过时不候过时作废...

海眼的意思:泉眼,泉水的流出口。古人认为井泉的水,潜流地中,通江海,故称。 唐 杜甫 《太平寺泉眼》诗:“石涧见海眼,天畔縈水府。” 宋 王安石 《龙泉寺石井》诗之一:“山腰石有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乾。” 清 许承钦 《由来鹤桥登楼观趵突泉》诗之二:“槛外金沙玉蕊繁,谁开海眼任澜翻。” 朱自清 《潭柘寺戒坛寺》:“洞里有石虎、石龟、上天梯、海眼等等。”...

海潮的意思:[释义](名)海水定时涨落的现象。 [构成]偏正式:海(潮 [例句]海潮还没有到来。(作主语)...

寒泉的意思:(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双丝作綆繫银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忠魂入梦》:“遂耸身投井死,土人义之,遂闭塞井,阑上加黄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宫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筑如平阜。”(2).《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后世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文选·潘岳<寡妇赋>》:“览...

悍卒的意思:强悍的士兵。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闻者,虽武人悍卒,无不挥涕感激。” 清 刘大櫆 《窦祠记》:“ 成 本武夫悍卒,然能知大义。”...

颢气的意思:清新洁白盛大之气。《文选·班固<西都赋>》:“軼埃壒之混浊,鲜顥气之清英。” 张铣 注:“鲜,洁也;顥,白也。言过埃尘之上以承洁白清英之露。” 唐 白居易 《故饶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每专气入静,不粒食者累岁;顥气充而丹田泽,飘然有出世心。” 宋 邵雍 《秋游》诗之二:“先秋顥气已潜生, 洛 邑方知节候平。”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而二士室处,亦有吸呼,于是生顥气之争,强肺者致胜。”...

毫芒的意思:(1).毫毛的细尖。《韩非子·喻老》:“ 宋 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 离朱 覿毫芒於百步。” 唐 裴铏 《传奇·裴航》:“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辉室,可鉴毫芒。” 宋 司马光 《清逸处士魏君墓志铭》:“天长不息兮,地大无疆;人寓其中兮,细於毫芒。”(2).比喻极细微。 汉 班固 《答宾戏》:“独攄意乎宇宙之外,鋭思於毫芒之内。”《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禾黍的意思:(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

衡泌的意思:谓隐居之地。语本《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飢。” 朱熹 集传:“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言衡门虽浅陋,然亦可以游息;泌水虽不可饱,然亦可以玩乐而忘飢也。”《宋书·隐逸传·雷次宗》:“汝等年各成长,冠娶已毕,修惜衡泌,吾復何忧。” 唐 陆龟蒙 《自怜赋》序:“余抱病三年於衡泌之下,医甚庸而气益盛,药非良而价倍高,每一把臂,一下杵,未尝不解衣輟食而后致也。” 宋 林逋 《深居杂兴》诗之二:“四壁垣衣钓具腥,已甘衡泌号沉冥。”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以衡泌为静而城...

横琴的意思:谓抚琴,弹琴。 唐 羊士谔 《书楼怀古》诗:“远目穷 巴 汉 ,閒情閲古今。忘言意不极,日暮但横琴。” 五代 伍乔 《寄史处士》诗:“石楼待月横琴久,渔浦经风下钓迟。” 宋 陆游 《散发》诗:“雷起鼻端秋枕石,泉鸣指下夜横琴。”...

华实的意思:(1).花和果实。《列子·汤问》:“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后汉书·班固传上》:“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唐 元稹 《表夏》诗之一:“华实各自好,詎云芳意沉。”(2).开花结果。《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僖公 三十三年‘十二月,李梅实’。 刘向 以为 周 十二月,今十月也,李梅当剥落,今反华实,近草妖也。先华而后实,不书华,举重者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华丽和质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至于 文举 之荐 禰衡 ,气扬飞...

环堵的意思:(1).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礼记·儒行》:“儒者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郑玄 注:“环堵,面一堵也。五版为堵,五堵为雉。”《淮南子·原道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桑为枢。” 高诱 注:“堵长一丈,高一丈,故曰环堵,言其小也。”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 康有为 《陕西第一次讲演》:“凡为家人者,处环堵之中,有父母兄弟妻子之乐,即有父母兄弟妻子之忧。”(2).指贫穷人家。 清 唐甄 《潜书·去奴》:“环堵之子,不可...

黄冠的意思:◎ 黄冠 huángguān(1) [hat worn by a Taoist priest]∶黄色的冠帽,多为道士戴用(2) [Taoist priest]∶用以指代道人入华山为黄冠。—— 明· 顾炎武《复庵记》范君为黄冠矣。空空黄冠...

荒徼的意思:荒远的边域。 唐 杨衡 《送人流雷州》诗:“不知荒徼外,何处有人家?” 明 姜埰 《赴戍宣州卫》诗:“荷戈荒徼去,收骨瘴江还。” 清 刘大櫆 《与吴阁学书》:“ 闽 海荒徼,闻公之名,无不束手敛袵,瞻顾而不敢前。” 孙中山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

蟪蛄的意思:◎ 蟪蛄 huìgū[flat pleuron cicada] 一种蝉科动物( Platypleura kaempferi ),吻长,体短,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有黑斑...

毁誉的意思:[释义](动)毁谤和称赞,说坏话和说好话。 [构成]并列式:毁+誉 [例句]他在谈话里对自己的领导毁誉参半。(作谓语)...

晖日的意思:见“ 暉目 ”。...

回望的意思:回顾,回头看。《后汉书·边让传》:“登瑶台以回望兮,冀弥日而消忧。” 唐 杜牧 《华清宫绝句》之一:“ 长安 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郭沫若 《歧路》:“他们在船上怕还在从那圆圆的窗眼中回望我呢。”回顾,回头远看。 南朝 梁简文帝 《镜象》诗:“迴望疑垂月,傍瞻譬璧璫。” 清 杜岕 《烟雨桃花》诗:“渔舟吹篴人,迴望 武陵 路。”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东方故国送别的情意,涌出一丸冷月安慰我的回望。”...

稷契的意思:稷 和 契 的并称。 唐 虞 时代的贤臣。 汉 王逸 《九思·守志》:“配 稷 契 兮恢 唐 功,嗟英俊兮未为双。” 汉 蔡邕 《再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表》:“臣闻 稷 契 之儔,以德受命,功德靡堪。” 唐 杜甫 《客居》诗:“ 稷 契 易为力, 犬戎 何足吞。” 明 方孝孺 《四月一日蒙赐宴浣花新建草堂感恩怀古偶作》诗:“徒抱 稷 契 心,莫覩 唐 虞 禪。”...

寂寞的意思:[释义](1) (形)孤单冷清。 (2) (形)清静;寂静。 [构成]并列式:寂+寞 [例句]晚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真是很寂寞。(作谓语)寂寞的原野。(作定语)...

寂寂的意思:◎ 寂寂 jìjì[still;quietly;silently] 形容寂静寂寂人定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庭院寂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寂寂荒山...

既已的意思:(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

极幽的意思:最幽蔽。亦指最隐蔽之处。 汉 王粲 《迷迭赋》:“惟遐方之珍草兮,产 崑崙 之极幽。受中和之正气兮,承阴阳之灵休。”...

饥溺的意思:比喻生活痛苦。语本《孟子·离娄下》:“ 禹 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 稷 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元 杨载 《次韵虞彦高游阳明洞》:“不妨山水乐吾乐,岂有飢溺忧民忧。” 太平天囯 洪秀全 《谕苏省及所属郡县四民诏》:“爷哥朕幼坐 天京 ,救民涂炭拯民生,民有飢溺朕飢溺,痌瘝在抱秉至情。”...

及今的意思:(1).趁现今之时。《战国策·赵策四》:“今媪尊 长安君 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 赵 ,一旦山陵崩, 长安君 何以自託於 赵 ?”(2).到现在。 唐 韩愈 《送湖南李正字序》:“往时侍御有无尽费于朋友;及今则又不忍其三族之寒飢,聚而馆之,疏远毕至。” 清 林觉民 《与妻书》:“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情不语?何事不诉?及今思之,空餘泪痕。”...

佳构的意思:亦作“ 佳构 ”。犹佳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作古体诗,极迟不过两日,可得佳搆;作近体诗,或竟十日不成一首。”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或问国初词人当以谁氏为冠?举 金风亭长 对。问佳构奚若?举《捣练子》云。” 李大钊 《马克思与第一国际》:“ 马克思 这篇演说是他的小品著作中的佳构之一。”...

肩比的意思:肩并着肩。形容人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我敬佛法,远访名僧,众推此隶与我谈论,常谓僧中贤明肩比,以今知之,夫何敬哉?”...

坚刚的意思:(1).犹坚硬。《孔丛子·抗志》:“齿坚刚卒尽相磨,舌柔顺终以不弊。”《易·姤》“初六,繫于金柅” 三国 魏 王弼 注:“金者,坚刚之物。”《朱子语类》卷七十:“盖山是坚刚之物,故能力畜其三阳。”(2).犹坚强。《荀子·法行》:“坚刚不屈,义也。”《后汉书·西羌传》:“﹝ 羌 ﹞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 唐 白行简 《金在鎔》诗:“坚刚由我性,鼓铸任君心。”《三国演义》第六八回:“ 清河 崔琰 ,天性坚刚;虬髯虎目,铁石心肠。”...

江山的意思:◎ 江山 jiāngshān[rivers and mountains;country;state power]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江山如此多娇江山险固。——《资治通鉴》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徼外的意思:塞外,边外。《史记·佞幸列传》:“人有告 邓通 盗出徼外铸钱。”《梁书·诸夷传·海南》:“其徼外诸国,自 武帝 以来皆朝贡。” 宋 司马光 《五哀诗·马伏波》:“ 汉 令班 南海 ,蛮兵避 鬱林 ,天涯柱分界,徼外贡输金。”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缅甸东北两路地形考》:“收復诸土司,又收……新土司徼外地四、五千里入版图。”...

解说的意思:[释义](动)口头上解释说明。 [构成]并列式:解+说 [例句]讲解员给观众解说新式拖拉机的构造和效能。(作谓语)...

结庐的意思:◎ 结庐 jiélú[build house] 建筑房舍结庐在人境。——陶潜《饮酒》...

杰出的意思:[释义](形)(才能、成就)出众。 [构成]偏正式:杰〔出 [例句]他是一个杰出人物。(作定语)[同义]出色、卓越[反义]平凡...

戒坛的意思:◎ 戒坛 jiètán[place to attain the full status of a mork or a nun] 僧徒受戒的场所...

金石的意思:◎ 金石 jīnshí[metal and stone]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巾帼的意思:◎ 巾帼 jīnguó[women in general]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诸葛亮数挑战,帝( 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晋书·宣帝纪》巾帼英雄...

精诚的意思:◎ 精诚 jīngchéng[absolute sincerity]∶真心诚意;至诚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荆杞的意思:(1).指荆棘和枸杞,皆野生灌木,带钩刺,每视为恶木。因亦用以形容蓁莽荒秽、残破萧条的景象。《山海经·西山经》:“ 小华之山 ,其木多荆杞。” 唐 杜甫 《塞芦子》诗:“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明 王世贞 《将军行》:“严霜一夜零,华堂遍荆杞。” 清 朱琦 《感事》诗:“楼堞幸少完,室庐剩荆杞。”(2).喻奸臣。《文选·阮籍<咏怀诗>》:“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张铣 注:“荆杞喻奸臣。言因 魏室 陵迟,奸臣是生。奸臣则 晋文王 也。”...

经营的意思:[释义](1) (动)筹划并管理(企业等)(基本义)。经营企业。(作谓语) (2) (动)泛指计划和组织。经营这项规划。(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经+营 [同音]晶莹...

九厄的意思:阳九之厄,指灾凶。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近者数钟九厄,王室中微。” 吴兆宜 注:“《汉书》阳九厄,四千五百岁为一元,一元之中九,阳戹五,阴戹四,阳为旱,阴为水。”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南斗醮词》:“三灾弭息,九厄蠲消。”...

镌石的意思:指记功的碑文或其他石刻文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及 扬雄 《剧秦》, 班固 《典引》,事非鐫石,而体因纪禪。” 明 李贽 《初潭集·相臣》:“ 张丞相 见事常迟,数日之后,必当有悔,若復来徵文,当引视鐫石,告以闻上可也。”...

刻画的意思:[释义](动)用文字描写或用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形象、性格)。 [构成]并列式:刻+画 [例句]鲁迅先生成功地刻画了阿Q这个形象。(作谓语)[同音]刻划、克化...

旷怀的意思:豁达的襟怀。 唐 白居易 《酬杨八》诗:“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 宋 陆游 《龟堂独酌》诗:“旷怀与世元难合,幽句何人可遣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託旷怀,痴且不讳。”...

岿然的意思:◎ 岿然 kuīrán[towering;lofty] 高高挺立而显得稳固的样子岿然不动岿然独存...

历岁的意思:经过一年;超过一年。《战国策·赵策一》:“夫用百万之众,攻战踰年歷岁,未见一城也。”《后汉书·孔融传》:“ 日磾 随从,周旋歷岁。” 唐 韩愈 《欧阳生哀辞》:“不见 詹 久者,惟 詹 归 闽 中时为然;其他时与 詹 离,率不歷岁。”...

梁武的意思:指 南朝 梁武帝 。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觉世训》:“ 汉桓 祠 老聃 , 梁武 三捨身, 唐宪 迎佛骨。”...

两傍的意思:同“ 两旁 ”。《诗·小雅·蓼萧》“和鸞雝雝” 唐 孔颖达 疏:“ 郭璞 曰,鑣马勒傍铁也。言置铃於马口之两傍。”《汉书·成帝纪》“阑入尚方掖门,至 未央宫 鉤盾中” 唐 颜师古 注:“掖门在两傍,言如人臂掖也。”...

烈女的意思:◎ 烈女 liènǚ[a woman who died in defence of her honour chastity or virginity] 刚正有节操的女子;抗拒强暴或殉夫而死的女子...

琳琅的意思:◎ 琳琅 línláng[beautiful jade;gem] 精美的玉石,比喻美好珍贵的东西...

林薮的意思:(1).山林与泽薮。《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藪积草,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 晋 左思 《魏都赋》:“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芜秽。” 唐 李白 《大猎赋》:“穷遐荒,荡林藪,扼士狛,殪天狗。”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花》:“或密或疎的林藪,葳葳蕤蕤。” 清 方文 《送薪行·答胡公峤》:“侵晨持斧出,刈薪向林藪。”(2).指山野隐居的地方。 汉 蔡邕 《荐皇甫规表》:“藏器林藪之中,以辞徵召之宠。”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 周党麟 跱于林藪,而无损 孝文 之刑厝也。”...

林壑的意思:◎ 林壑 línhè[rocks and trees] 树林和山谷...

灵光的意思:◎ 灵光 língguāng(1) [miraculous brightness]∶神异之光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西游记》(2) [bright light around the head of a god or Buddha in a picture]∶指画在神像头部的光辉(3) [good;well]〈方〉∶顶用;好他的羽毛球打得真灵光这药不灵光...

龙象的意思:(1).龙与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故佛氏用以喻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大般涅槃经》卷二:“世尊,我今已与诸大龙象菩萨磨訶萨断诸结漏。”(2).指高僧。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记序》:“二边云彻,方知实相之尊;十刹风行,乃识真如之贵。将使龙象緇服,维明克允。” 清 钱谦益 《<空一斋诗>序》:“ 紫柏大师 以法门龙象,唱道东南。”(3).指罗汉像。 唐 罗隐 《甘露寺火后》诗:“只道鬼神能护物,不知龙象自成灰。” 宋 苏轼 《自海南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汉·第十一罗...

楼阁的意思: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西游记》第三六回:“幸得那壁厢有楼阁不远,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宵。”...

路隅的意思:路边。 汉 张衡 《西京赋》:“睚眦蠆芥,尸僵路隅。” 唐 韩愈 《祭女挐女文》:“草葬路隅,棺非其棺。既瘞遂行,谁守谁瞻!”《宋史·文苑传六·李廌》:“ 軾 与 范祖禹 谋曰:‘ 廌 虽在山林,其文有锦衣玉食气,弃奇宝於路隅,昔人所叹,我曹得无意哉!’”...

陆离的意思:[释义](形)形容色彩繁杂。联绵式。光怪~的景色。(作定语)...

罗罟的意思:罗网。喻法网。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二:“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罗,一本作“ 网 ”。...

满眼的意思:(1).充满视野。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寻念平昔,触事未远,书疏犹存,遗孤满眼。”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 桂江 流向北,满眼送波涛。” 清 张养重 《汀州道中》诗:“可怜满眼崎嶇路,惟有青猿伴客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母女两个从来没有去过 上海 ,一下了北火车站,满眼尽是高楼大厦,几乎遮去了半个天。”(2).犹言一心一意。《水浒传》第八一回:“ 宋江 等满眼只望太尉来招安。若得恩相早晚於天子前题奏此事,则 梁山泊 十万之众,皆感大恩!”《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

梅花的意思:◎ 梅花 méihuā(1)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梅树的花(2) [wintersweet] 〈方〉∶腊梅(3) [mei flower]∶梅花形的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美风的意思:(1).好风,和风。 战国 楚 宋玉 《笛赋》:“美风洋洋而畅茂兮,嘉乐悠长俟贤士兮。” 唐 皎然 《苦热行》:“捧玩烦袂涤,啸歌美风生。”(2).良好的风化。 南朝 齐 王俭 《高帝哀策文》:“美风允迪,德音孔修。”...

门第的意思:[释义](名)封建时代指家庭的社会地位和成员的文化程度等。 [构成]偏正式:门(第 [例句]门第显赫。(作主语)...

弥望的意思:[释义](动)〈书〉充满视野,满眼。 [构成]偏正式:弥〔望 [例句]春色弥望。(作谓语)...

邈邈的意思:◎ 邈邈 miǎomiǎo[far away] 遥远的样子...

闽粤的意思:(1).同“ 闽越 ”。《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闽粤》:“ 吴王 子 驹 亡走 闽粤 ,怨 东甌 杀其父,常劝 闽 粤 击 东甌 。”(2). 福建 、 广东 两省。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亡 秦 者谁三户 楚 ,何况 闽 粤 百万户。”...

溟渤的意思:溟海 和 渤海 。多泛指大海。 南朝 宋 鲍照 《代君子有所思》诗:“筑山拟 蓬 壶 ,穿池类 溟 渤 。” 唐 李涉 《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诗:“后辈无劳续出头,坳塘不合窥溟渤。” 明 袁宏道 《答蹇督抚》:“唯是溟渤之大,不让渗潢;以兹沙石之顽,得效礱礪。” 清 唐孙华 《寄题三贤祠》诗:“ 江夏 今儒宗,词源倾溟渤。”...

冥漠的意思:(1).空无所有。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悼繐帐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文选·颜延之<拜陵有作>》:“衣冠终冥漠,陵邑转葱青。” 刘良 注:“冥漠,虚无也。”(2).谓死亡。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三:“欢娱两冥漠,西北有孤云。” 仇兆鳌 注:“冥漠,谓 苏 郑 俱亡。” 元 王逢 《题马洲书院》诗:“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3).指死者。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宠彼冥漠,千禩馨香。”(4).玄妙莫测。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夫鬼神之理,冥漠难...

明正的意思:(1).辨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若夫注解为书,所以明正事理。”(2).公开惩处。正,治罪。《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那亲动手的奸徒,若不明正其罪,被害寃魂何时瞑目?”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看议何观》:“ 盛 因抹去冒头所谓‘诬陷大臣,擅开边衅’,及终所谓‘明正 观 罪,以为进言虚妄者之戒’等语。”参见“ 明正典刑 ”。(3).见“ 明证 ”。...

名贤的意思:著名的贤人。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聘士彭城姜肱》:“中常侍 曹节 秉国之权,大作威福,翼宠名贤,以弭己谤。”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才淑随廝养,名贤隐锻鑪。”《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况先生是当代一位名贤。岂可当面错过?”...

模糊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形)不分明、不清楚。 (2) (动)混淆。联绵式。不要模糊了阶级界限。(作谓语) [反义]清晰①、明晰①、分清②...

莫逆的意思:◎ 莫逆 mònì[very friendly] 指两人意气相投,交往密切友好...

南都的意思:(1).地名。 东汉 光武帝 的故乡在 南阳郡 ,郡治 宛 在京都 洛阳 之南,因称 宛 为 南都 。在今 河南省 南阳市 。 汉 张衡 有《南都赋》, 李善 注引 挚虞 曰:“ 南阳郡 ,治 宛 ,在京之南,故曰 南都 。” 唐 李白 《南都行》:“ 南都 信佳丽, 武闕 横西关。”(2). 明 人称 南京 为 南都 。如 吴应箕 记 南京 召试事,书名为《南都应试记》。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剴》诗:“乍领射声兵, 南都 已沦倾。”...

牛鸣的意思: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宋 王安石 《招吕望之使君》诗:“潮沟直下两牛鸣,十亩涟漪一草亭。” 宋 刘宰 《癸未寄王甥》诗:“乘兴时来共清话,相望能隔几牛鸣。”参见“ 一牛鸣地 ”。...

徘徊的意思:◎ 徘徊 páihuái(1)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在街上徘徊(2) [hesitate]∶比喻犹豫不决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3) [teeter on]∶危险常顾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旁观的意思:[释义](动)置自身外,从旁观察。 [构成]偏正式:旁〔观 [例句]对于这件事;你不应该旁观。(作谓语)...

飘然的意思:◎ 飘然 piāorán(1) [waver]∶形容飘摇的样子(2) [flare]∶形容轻飘飘像要飞扬的样子飘然欲仙(3) [relaxed;light]∶形容心情轻松的样子...

漂摇的意思:◎ 漂摇 piāoyáo[shake with waves] 摇动,随波浮动...

屏迹的意思:见“ 屏迹 ”。隐迹。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及第后隐居》:“屏蹟邱园,絶踪仕进,守其至性,十有五年。”亦作“ 屏跡 ”。1.避匿;敛迹。《晋书·卞壸传》:“转御史中丞,忠於事上,权贵屏跡。”《北史·拓跋景山传》:“法令明肃,贼盗屏迹,部内大清。”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无敢侵欺细人。”(2).犹隐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有一隐士於此池侧,结庐屏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 宋 岳珂 《桯史·尊尧集表》:“ 安石 之屏迹 金...

凭吊的意思:[释义](动)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古人或旧事)。 [构成]偏正式:凭〔吊 [例句]到杭州西湖去的人;总要到岳王坟前凭吊一番。(作谓语)[同音]平调...

栖迟的意思:亦作“ 栖遟 ”。亦作“ 栖遅 ”。亦作“栖犀”。1.游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朱熹 集传:“栖迟,游息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七》:“夫以 邓生 之才,参拟王佐之略,损翮弭鳞,栖迟刀笔之间,岂以为谦,势诚然也。” 元 虞集 《次韵杜德常博士万岁山》:“玉几由来常咫尺,衡门此日遂栖遟。” 清 刘大櫆 《赠方抱之序》:“无亭臺苑囿以为眺望之资,无梵宇琳宫之閒靚以为栖迟之地。” 邵燕祥 《献诗》:“今天,我想象我是一只燕子,栖迟在箭楼的 北京 雨燕。”(2).耗散。...

其时的意思:(1).那时;当时。《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其时, 白敏中 以中书侍郎请告归家, 白居易 新授 杭州 太守,回来赴任。两个都到 遐叔 处贺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2).犹言正当时;正是时候。 徐迟 《牡丹》五:“真抗战,假抗战,他了若指掌。助 纣 为虐,他是不干的,浑水摸鱼,此其时也。”...

启祯的意思:明 朝 天启 和 崇祯 年号的并称。《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读的文章,有我给你选的那三十篇 启 禎 ,二十篇近科闈墨,简鍊揣摩足够了,不必贪多。”此指 启祯 年间的闱墨,参见“ 闈墨 ”。...

迁墓的意思:迁移坟墓。《左传·哀公二年》:“ 蔡侯 告大夫,杀 公子駟 以説,哭而迁墓。” 杜预 注:“将迁,与先君辞,故哭。”...

千载的意思: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翘足的意思:◎ 翘足 qiáozú[hope eagerly] 踮着脚,形容盼望殷切的样子翘足而立...

乔木的意思:[释义](名)树干高大,主干和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杨、白桦等。 [构成]偏正式:乔(木...

晴日的意思:晴天。 唐 苏颋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明 高启 《雨中晓卧》诗之一:“閒人晴日犹无事,风雨今朝正合眠。” 毛泽东 《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嬈。”...

轻文的意思:(1).浮尘。 唐 赵蕃 《隙尘赋》:“片影方呈,似凿幽人之室;轻文靡定,如緇游子之衣。”(2).微波。 唐 张仲素 《夜闻洛滨吹笙》诗:“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

秋风的意思:◎ 秋风 qiūfēng[autumn wind] 秋天的风...

邱墟的意思:亦作“邱虚”。废墟,荒地。 汉 扬雄 《太玄·礥》:“次六,将其车入于邱虚。” 司马光 集注:“虚,与墟同。”《东观汉记·冯衍传》:“庐落邱墟,田畴芜秽。” 唐 白居易 《寒食野望吟》:“邱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 清 陆次云 《咏史》:“儒冠儒服委邱墟,文采风流化土苴。” 清 刘震 《祖龙》诗:“六国邱墟九宇恢,更张 周 典见雄才。”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风尘澒洞,天地邱墟,莽莽神州,虏骑如织。”...

拳石的意思:(1).指园林假山。 唐 白居易 《过骆山人野居小池》诗:“拳石苍苔翠,尺波烟杳眇。”《旧唐书·阳惠元传》:“凡歷三朝,殆二十年,国家不敢兴拳石撮土之役。”亦指供陈设用的玲珑岩石。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这是 蓝田叔 画的拳石呀!”(2).小石块。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剑门关 皆石无寸土, 潼关 皆土无拳石。”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三五:“盖闻奔马之轮,拳石碍之而格;迅川之水,束草投之则凝。”...

认识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我认识他|他不认识这种草药。(作谓语) (2) (动)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构成]并列式:认+识...

人生的意思:[释义](名)人的生存和生活。 [构成]偏正式:人(生 [例句]人生观。(作定语)[同音]人声...

人境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日夕的意思:◎ 日夕 rìxī(1) [day and night]∶日夜日夕策马,侯权者之门。——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2) [evening]∶近黄昏时;傍晚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

日莫的意思:同“ 日暮 ”。《礼记·聘义》:“日莫人倦,齐庄正齐而不敢解惰。” 陆德明 释文:“莫音暮。”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日莫箭镞尽,左右刀鋋集。” 清 施闰章 《蠖斋诗话·白简》:“ 晋 傅玄 性急,每有奏劾,或值日莫,捧白简,坐以待旦,竦踊不寐,臺阁生风。”...

入世的意思:入世...

散策的意思:拄杖散步。 唐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北风吹瘴癘,羸老思散策。” 宋 杨万里 《乙酉社日偶题》诗:“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缘溪路未乾。” 元 王恽 《西江月·大河凝冰蔽川而下与一二僚友登白楼俯观》词:“散策暂辞鳧吏,倚楼来听渔歌。”...

三字的意思:(1).指古字、篆、隶三种字体。《北史·刘芳传》:“昔 汉 世造三字石经於太学,学者文字不正,多往质焉。”(2).知制诰的别称。 宋 陈师道 《何郎中出示黄公草书》诗:“一官早要称三字,二鬢何须着两毛。”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知制誥’为‘三字’。”(3).指“莫须有”三字。 清 赵翼 《岳祠铜爵》诗:“狱冤虽已昭三字,家祭终非告两 河 。”参见“ 三字狱 ”。...

三叹的意思: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骚雅的意思:(1).《离骚》与《诗经》中《大雅》、《小雅》的并称。借指由《诗经》和《离骚》所奠定的古诗优秀风格和传统。 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六一居士下》:“余尝谓二 李 之诗,词格骚雅,真可压倒 元 白 。” 清 张锡祚 《寒食日感旧述怀用昌黎寒食出游韵》:“忆昔 横山 有遗老,海内独司骚雅柄。”(2).指诗文之才。 南唐 李中 《离亭前思有寄》诗:“若无骚雅分,何计达相思。” 宋 曾巩 《鹊山亭》诗:“ 少陵 骚雅今谁和? 东海 风流世...

色泽的意思:[释义](名)颜色和光泽。 [构成]并列式:色+泽 [例句]色泽鲜明。(作主语)[同音]塞责...

山泽的意思:(1).山林与川泽。《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史记·货殖列传》:“ 汉 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山泽焦枯,草木凋落。” 明 吴承恩 《介祉颂》:“乃若 沉 母太安人者,其天人之交会,而山泽之钟灵者乎!”(2).泛指山野。《后汉书·冯衍传上》:“虽则山泽之人,无不感德,思乐为用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洧水》:“ 司马彪 曰: 华阳 ,亭名,在 密县 。 嵇叔夜 常采药于山泽,学琴于古人,即此亭也。” 元 柯丹...

山气的意思:(1).山中的云雾之气。 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崭巖兮水曾波。” 唐高宗 《九月九日》诗:“野浄山气歛,林疏风露长。” 金 元好问 《僧寺阻雨》诗:“山气森岑入葛衣,砧声偏与客心期。”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石牌楼后面的夕阳在西方一抹淡紫的山气中隐没下去。”(2).山中气候;山中空气。 明 袁宗道 《夏日小斋杂兴》诗之三:“最怜山气爽,徙榻傍窗纱。” 郭沫若 《游里加湖》:“傍晚在湖边林际散步,山气肃穆,沁人心脾。”...

山河的意思:[释义](名)大山和大河,指国家或国家某一地区的土地。 [构成]并列式:山+河 [例句]建设锦绣山河。(作宾语)...

上堂的意思:◎ 上堂 shàngtáng(1) 〈方〉(2) [beschool;go to class]∶上课(3) [go to tribunal]∶旧时指诉讼当事人到公堂上去(公开受审)...

上口的意思:[释义](1) (动)指诵读诗文等纯熟时;能顺口而出。 (2) (动)诗文写得流利;读起来顺口。 [构成]动宾式:上|口 [例句]诗写得很上口。(作补语)...

舍宅的意思:谓施舍住宅作寺院。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真坛净社·尼寺》:“《僧史略》曰:‘ 东晋 何充 始捨宅安尼,此盖尼寺之始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腹笥》:“ 崑山 白莲花寺 ,乃 陆鲁望 捨宅之所,后有祠堂像设,皆当时物。”...

深处的意思:◎ 深处 shēnchù(1) [depths;recess](2) 很深的地方白云深处有人家海洋深处的宝藏(3) 内部心灵深处...

胜事的意思:(1).美好的事情。《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子良 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 唐 刘长卿 《送孙逸归庐山》诗:“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佇开缄。” 清 吴伟业 《观王石谷山水图》诗:“世间胜事谁能识,兵戈老尽丹青客。” 茅盾 《子夜》十七:“这样的心情尤以这一伙中的 吴荪甫 感受得最为强烈。今晚上的行乐胜事是他发起的。”(2).指寺、观中法会、斋醮等。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寿昌县君》:“子 愉 梦母如存,且曰:‘……汝与汝父言,亟营胜事,使我得转为男...

拾级的意思:◎ 拾级 shèjí[ascend step by step] 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登上我们拾级而上,登上了顶峰◎ 拾级 shíjí[mount up a flight of steps] 逐级登阶拾级而上...

诗社的意思:诗人定期聚会做诗吟咏而结成的社团。 宋 马令 《南唐书·儒者传上·孙鲂》:“及 吴武王 据有 江 淮 ,文雅之士駢集,遂与 沉彬 、 李建勋 为诗社。”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元 季国初,东南人士重诗社,每一有力者为主,聘诗人为考官,隔岁封题于诸郡之能诗者,期以明春集卷,私试开榜次名,仍刻其优者,略如科举之法。”《红楼梦》第三七回:“ 黛玉 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就是诗翁了。’”...

时势的意思:[释义](名)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 [构成]偏正式:时(势 [同音]时式、时世、时事、石室...

时命的意思:(1).不时之命。《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共其职贡,从其时命。” 杨伯峻 注:“盖谓不时之命亦从之。”(2).朝廷的命令。《晋书·儒林传·杜夷》:“皇太子三至 夷 第,执经问义。 夷 虽逼时命,亦未尝朝謁。”(3).犹时机。《庄子·缮性》:“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4).指命运。 汉 严忌 《哀时命》:“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唐 钱起 《送邬三落第还乡》诗:“ 郢 客文章絶世稀,常嗟时命与心违。” 郁达夫 《客感寄某》诗:“敢随 杜甫 憎时命,欲向 田横 放厥声。”...

时变的意思:(1).四时季节的变化。《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孔颖达 疏:“以察四时变化。”《史记·天官书》:“终始古今,深观时变,察其精粗,则天官备矣。”(2).时世的变化。亦指时世变化的规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论》:“ 魏其 诚不知时变, 灌夫 无术而不逊,两人相翼,乃成祸乱。” 唐 吴筠 《元日言怀因以自励诒诸同志》诗:“安用感时变,当期升九天。”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之五:“不通乎时变而为之,以圣人之法犹不足以为治。”...

世外的意思:◎ 世外 shìwài[beyond the noisy world] 尘世之外世外之交...

世上的意思:◎ 世上 shìshàng[in the world] 世界上;人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世间的意思: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石工的意思:◎ 石工 shígōng(1) [masonry]∶采石或加工石料(2) [stonecutter]∶切割、雕刻或修整石头的工人...

赎命的意思:赎取生命。《北齐书·恩倖传·和士开》:“ 士开 见人将加刑戮,多所营救,既得免罪,即命讽喻,责其珍宝,谓之赎命物。”...

霜刃的意思:明亮锐利的锋刃。亦指明亮锋利的刀剑。《文选·左思<吴都赋>》:“刚鏇润,霜刃染。” 刘良 注:“霜刃,言其杀利也。” 吕向 注:“霜刃,兵器之刃,白如霜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看 河桥 飞虎将军 ……手横着霜刃,高叫道要 鶯鶯 做压寨夫人。” 李瑛 《七月花环·剑》诗:“看,霜刃上,仍飞腾着熊熊烈火--红旗,正掠过万水千山。”...

松风的意思:(1).松林之风。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唐 杜甫 《玉华宫》诗:“溪迴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清 姚鼐 《题张篁村万木奇峰图》诗:“松风远自云中起,摇荡云光山色里。” 李广田 《记问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万马奔腾的向下驰去,发出吓人的声响,又加以松风呼啸,自己就像在海涛中夜行。”(2).古琴曲《风入松》的别称。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盘白石兮坐素月,琴...

素志的意思:◎ 素志 sùzhì[long-cherished will] 向来怀有的志愿宿心素志...

岁月的意思:[释义](名)年月。 [构成]并列式:岁+月 [例句]艰苦岁月。(作宾语)岁月的河不停地流着。(作定语)...

所难的意思:谓难以做到(的事)。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君研其明哲,思帝所难,官才任贤,羣善必举。”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实惟太尉, 刘 宗以安,挟功震主,自古所难。”此指难以自处。...

泰初的意思:道家指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元气。后亦指天地形成前的时期。《庄子·天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 成玄英 疏:“泰,太;初,始也。元气始萌,谓之太初,言其气广大,能为万物之始本,故名太初。”《楚辞·远游》:“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 廖仲恺 《壬戌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诗之四:“朝朝面壁学 维摩 ,参到禪机返泰初。”参见“ 太初 ”。...

太傅的意思:◎ 太傅 tàifù[a power offical] 官名。三公之一,职很高遣太傅赍黄金。——《战国策·齐策四》...

叹息的意思:[释义](动)〈书〉叹气。 [构成]动宾式:叹|息 [例句]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同义]叹气...

套套的意思:◎ 套套 tàotao[method;ways] 〈方〉∶一套办法或死的规则老套套不适用了...

题字的意思:[释义](1) (动)为留纪念而写上字。 (2) (名)为留纪念而写上的字。 [构成]偏正式:题(字...

天地的意思:◎ 天地 tiāndì(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天地百法乎。——清·...

跳梁的意思:[释义](动)跳跳蹦蹦(多用于比喻跋扈、猖獗)。~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

迢迢的意思:◎ 迢迢 tiáotiáo(1) [be far away;remote]∶形容遥远。也作“迢递”千里迢迢(2) [very long;endless]∶漫长;长久夜迢迢恨迢迢...

庭芜的意思:庭园中丛生的草。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寝兴日已寒,白露生庭芜。” 唐 白居易 《春日闲居》诗:“是时三月半,花落庭芜緑。”...

亭驿的意思:古代供旅客歇宿的处所。《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开通旧道,千里肃清,復古亭驛。”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范寥言 、 鲁直 至 宜州 ,州无亭驛又无民居可僦。” 明 何景明 《自武林至沅陵道中杂诗》之四:“暮投界亭驛,候吏迎我前。”...

痛苦的意思:[释义](形)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构成]并列式:痛+苦 [例句]那是段痛苦的回忆。(作定语)[反义]快乐、甜蜜、幸福...

同游的意思:见“ 同游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国语·齐语》:“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荀子·法行》:“ 曾子 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这两位先生同里,少同学,长同游,壮同事。”(2).一同游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鑣俱进。”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

万物的意思:◎ 万物 wànwù[universe;all things on earth]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万物莫不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威逼的意思:[释义](动)用威力强迫或进逼。 [构成]偏正式:威〔逼 [例句]他威逼我。(作谓语)威逼不是好办法。(作主语)...

文字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等。 (2) (名)语文的书面形式;如汉文、英文等。 (3) (名)指文章。 [构成]并列式:文+字 [例句]古代文字写法有很多种。(作定语)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作主语)...

文章的意思:[释义](1) (名)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2) (名)泛指著作。 (3) (名)比喻暗含的意思。 (4) (名)关于事情的做法。 [构成]偏正式:文(章 [例句]好文章很多。(作主语)此话大有文章。(作宾语)...

文藻的意思:(1).水草。 明 夏完淳 《谢康乐游山》诗:“石蘚碧幛开,文藻曲波冷。” 王闿运 《会试萍始生赋》:“隐文藻与冰菭兮,若擥秀之可餐。”(2).词彩;文彩。《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文帝 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但自世重文藻,词宗丽淫,於是 沮涌 失路, 灵均 当轴。”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哭友》:“想着你綰银黄飘飘气燁,想着你抒文藻翩翩锦纈。” 刘师培 《文说》:“自此以降,文藻空存,非復 屈 宋 之旨矣。”(3).指文章;文字。《北齐书·儒林传·马元熙》:“...

文史的意思:(1).文书记事。《汉书·司马迁传》:“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2).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其文史则有 袁 殷 之曹, 孙 干 之辈。”《北史·山伟传》:“ 伟 涉猎文史, 孝明 初, 元匡 为御史中尉,以 伟 兼侍御史。” 唐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 清 孙枝蔚 《送王金铉归里》诗:“ 晋 世擅风流,...

文酒的意思:谓饮酒赋诗。《梁书·江革传》:“优游闲放,以文酒自娱。”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撤去灯烛》:“八月十五日夜,於禁中直宿,诸学士翫月,备文酒之宴。” 汉 司马光 《和君贶宴张氏梅台》:“淹留文酒乐,璧月上瑶臺。”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游於其校,图书满屋,咿唔相闻;立於其朝,貂蝉盈座,文酒从容。”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三》:“即使间有出轨之作,那是为了偶受着文酒之风的吹拂,终于也回复了她的故道了。”...

呜咽的意思:[释义](1) (动)低声哭泣。 (2) (形)形容凄切的水声或丝竹声。 [构成]偏正式:呜〔咽 [例句]她在呜咽。(作谓语)...

五百的意思:(1).古代在官舆前导引的役卒。《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越骑营五百妻有美色, 破石 从求之,五百不敢违。” 李贤 注引 韦昭 《辩释名》:“五百,字本为‘伍’。伍,当也;伯,道也。使之导引当道中以驱除也。”(2).执杖行刑。《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衡 言不逊顺…… 祖 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箠。” 李贤 注:“五百,犹今之问事也。”《三国志·蜀志·刘琰传》:“ 胡氏 有美色, 琰 疑其与 后主 有私,呼五百挝 胡 。”《续通典·职官十五》:“五百本为执楚导引之人,各代皆不特置, 唐 以后皆无此...

乌头的意思:◎ 乌头 wūtóu[rhizome of Chinese monkshood (Aconitum carmichaeli)] 乌头属草本植物,特指舟形乌头,花大,紫色。根茎像乌鸦的头,有毒,可入药...

溪水的意思:指从山里流出来的水流。《三国志·吴志·朱桓传》:“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广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浅者半之,诸军勒兵渡去, 桓 自断后。” 唐 王建 《赠华州郑大夫》诗:“ 少华 山云当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丁玲 《梦珂》:“从山顶流下许多条溪水,又清,又亮,又甜。”...

唏嘘的意思:叹息。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新安吏》、《石壕吏》诸作,沉雄悲壮,感慨唏嘘,自是乐府胜场。”《老残游记》第八回:“题罢,唏嘘了几声,也就睡了。” 端木蕻良 《火腿》:“每一谈及,两人都是唏嘘不止。”抽噎;抽泣。 清 袁枚 《新齐谐·李生遇狐》:“生为泣下,留之不可,两相唏嘘。” 冯雪峰 《月灾》:“我们觉得在我们的眼里都已含着两泡泪,我们几乎都唏嘘起来了。”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四章:“人们正在叹息,唏嘘,嘁嘁地议论。”...

西斋的意思:指文人的书斋。《陈书·蔡凝传》:“﹝ 凝 ﹞常端坐西斋,自非素贵名流,罕所交接。” 唐 李郢 《钱塘青山题李隐居西斋》诗:“小隐西斋为客开,翠萝深处遍青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八:“门前报有关山客,来听西斋夜雨声。”...

西山的意思:(1).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

暇日的意思:◎ 暇日 xiárì[days of leisure;leisure time] 闲暇的时日安得使予多暇日。——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先民的意思:◎ 先民 xiānmín(1) [ancient people]∶泛指古人(2) [ancient sage]∶古代的贤人先民询之。——清· 刘开《问说》...

相续的意思:(1).相继;前后连接。《汉书·五行志上》:“是时,太后三弟相续秉政。” 唐 元稹 《有酒》诗之六:“樱桃桃李相续开,间以木兰之秀香徘徊。” 宋 梅尧臣 《新雁》诗:“泊船人不寐,月下声相续。”(2).连续。《坛经·定慧品》:“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繫缚。”...

相国的意思:◎ 相国 xiàngguó[prime minister] 古官名。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

啸俦的意思:呼唤同伴。 唐 韩愈 孟郊 《秋雨联句》:“禽情初啸儔,础色微收霈。”...

萧萧的意思:◎ 萧萧 xiāoxiāo(1) [whinny and neigh]∶形容马嘶鸣声马鸣萧萧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2) [sough;whistle]∶风声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风萧萧(3) [desolate]∶冷落凄清的样子(4) [thin]∶[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谢政的意思:辞官退休。 唐 李翱 《祭杨仆射文》:“公自登朝,及于谢政,善接交友,居官恪敬。” 明 唐道虔 《答友人问疾书》:“事已就绪,谢政东归。”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楮先生传》:“不数月,中书令以老戇谢政。”...

斜径的意思:亦作“ 斜逕 ”。歪斜的小路。 唐 杨炯 《和石侍御山庄》:“阔堑防斜径,平隄夹小渠。” 唐 皮日休 《鹿门隐书》:“圣人之道犹坦途,诸子之道犹斜逕。”...

心肝的意思:◎ 心肝 xīngān(1) [darling]∶称最亲热最喜爱的儿女等(2) [conscience]∶良心、正义感...

行在的意思:即行在所。 唐 杜甫 《北征》诗:“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已而大驾幸 建康 ,六宫留 临安 ,则 建康 为行在, 临安 为行宫。”...

殉国的意思:◎ 殉国 xùnguó[die(或give one’s life) for one’s country] 为国家利益而献出生命郭侍中一心殉国。——《新编五代史平话》...

雅才的意思:亦作“ 雅材 ”。不同寻常的才智。《汉书·礼乐志》:“ 河间献王 有雅材。” 唐 杜甫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诗:“是以资雅才,焕然立新意。” 清 谭嗣同 《三十自纪》:“精识雅才,所当更鑑其失,何復更效之也?”...

崖门的意思:见“ 崖山 ”。...

眼生的意思:◎ 眼生 yǎnshēng[look unfamiliar] 看上去不熟识、不认识这个人眼生,可要防着点...

眼底的意思:◎ 眼底 yǎndǐ(1) [the bottoms of eyes]∶用某种器械通过瞳孔所能观察到的眼内构造。如: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乳头等(2) [right before one’s eyes]∶眼前;眼里登楼一望,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偃蹇的意思:◎ 偃蹇 yǎnjiǎn(1) [stand tall and erect]∶高耸(2) [arrogant]∶骄横;傲慢惧其偃蹇。——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那些督抚贵人点了点头,他就得意的了不得,从此就故作偃蹇之态去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3) [tired out]∶困顿;窘迫叔宝道:“小弟当时偃蹇。——《隋唐演义》(4) [meanding]∶形容委曲婉转的样子...

晏婴的意思:(?-前500)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为卿。奉景公命出使晋国联姻,与晋大夫叔向议论齐国政局,预言齐国政权将被田氏取代。传世有《晏子春秋》,为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烟水的意思:亦作“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阳九的意思:(1).古代术数家的学说。其说有二:(1)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岁,内有旱灾九年,谓之“阳九”。其余尚有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从入元至阳三,常岁四千五百六十年,灾岁五十七年,共为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之气终。举其平均数则每八十年有一灾年。《汉书·律历志上》:“《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次四百八十,阳九;次七百二十,阴七;次七百二十,阳七;次六百,阴五;次六百,阳五;次四百八十,阴三;次四百八十,阳三。凡四千六百一十七...

野望的意思:谓在野外远望。 唐 杜甫 《野望》诗:“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明 何景明 《过城南寺》诗:“出城春渐近,到寺日犹高;野望增楼阁,沙行散竹桃。”...

野寺的意思:野外庙宇。 唐 韦应物 《酬令狐司录善福精舍见赠》诗:“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牀。” 宋 苏轼 《游杭州山》诗:“山平村坞迷,野寺鐘相答。” 清 张锡祚 《谒韦刺史祠》诗:“道心栖野寺,诗思冷秋塘。”...

毅魄的意思:犹英灵。语出《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清 黄景仁 《东阿项羽墓》诗:“昔奠絮酒 乌江 头,知君毅魄羞江流。” 清 丘逢甲 《夏夜追话旧事》诗:“如闻 鹿耳 鯤身 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郭沫若 《由葛录亚想到夏完淳》:“束发从军,死为毅魄。”...

遗构的意思:(1).前代留下的建筑物。 晋 潘岳 《伤弱子辞》:“仰崇堂之遗搆,若无津而涉川。” 唐 杜甫 《玉华宫》诗:“不知何王殿,遗构絶壁下。” 清 杜岕 《过林修朗轩》诗:“二子去千年,青溪有遗构。”(2).以前留下来的制度。《陈书·后主纪》:“思所以仰遵遗构,俯励薄躬,陶铸九流,休息百姓,用弘宽简,取叶阳和。”...

移国的意思:篡夺国家政权。《后汉书·光武帝纪赞》:“炎正中微,大盗移国。” 李贤 注:“ 汉 以火德王,故曰炎正。大盗谓 王莽 篡位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大盗移国, 金陵 瓦解。”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始以一城之危,抗移国之盗。” 宋 苏舜钦 《游南内九龙宫》诗:“巨盗来移国,天王遽避戎。”...

一一的意思:◎ 一一 yīyī[one by one;one after another] 一个一个地;依次地一一检查好一一听之。——《韩非子·内诸说上》一一以叶自彰。——三国魏·邯郸淳《笑林》一一为具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一一详述之。——清·方苞《狱中杂记》...

一世的意思:(1).犹一代。《左传·昭公元年》:“一世无道,国未艾也。”《战国策·韩策三》:“ 昭釐侯 一世之明君也; 申不害 一世之贤士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夫 匈奴 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新唐书·郭子仪传赞》:“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2).三十年。 汉 王充 《论衡·宣汉》:“ 孔子 所谓一世,三十年也。”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宋史·张咏传》:“初, 咏 与 青州 傅霖 少同学。 霖 隐不仕, 咏 既显,求 霖 ...

一皆的意思:一律;全部。《三国志·蜀志·法正传》:“其计莫若尽驱 巴西 、 梓潼 民内 涪水 以西,其仓廩野穀,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 梁孝元 前在 荆州 ,有 丁覘 者, 洪亭 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 孝元 书记,一皆使之。” 宋 王谠 《唐语林·雅量》:“ 卢晋公 为门下侍郎,过吏部选人官,谓同过给事中曰:‘吾徒侥倖至多,此辈优一资半级,何足问也。’一皆注定,未曾退量。”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八节:“故专制之国,无论上下贵贱,一皆以变诈倾巧相遇,盖有迫之,...

饮水的意思:(1).喝水。《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孙希旦 集解:“饮有浆醴之属,今但饮水而已,饮之贫也。” 唐 韩愈 《复志赋》:“固余异於牛马兮,寧止乎饮水而求芻?”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名迹》:“其诗有‘人到心閒饮水甜’之句,余甚爱之。”亦指喝的和做饭用的水。(2).谓清廉。语本《晋书·良吏传·邓攸》:“时 吴郡 闕守,人多欲之,帝以授 攸 。 攸 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 吴 水而已。” 唐 杜甫 《赠裴南部》诗:“尘满 莱芜 甑,堂横 单父 琴。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

吟席的意思:指诗人的席位。 宋 蔡襄 《四月池上》诗:“草香冉冉生吟席,云影飞飞度酒杯。” 清 华嵒 《冷士》诗:“冷士一窗云,洁逾秋水白。欲去扑孤松,流光布吟席。”因又用来称美诗人。 宋 梅尧臣 《杜挺之赠端溪圆砚》诗:“指此欲为赠,而将助吟席。” 明 杨继盛 《和商中丞朱葵诗》之三:“吟席珠璣超翰苑,德星芒彩动天臺。”...

引颈的意思:(1).伸长颈项。 唐 杜甫 《舟前小鹅儿》诗:“引颈嗔船过,无行乱眼多。” 许地山 《七宝池上底乡思》:“还歇在那里,引颈下望。”(2).指被杀。 汉 蔡邕 《刘镇南碑》:“ 永汉 元年十一月到官,清风先駈,莫不震肃,奸轨改节,不仁引颈。” 清 杜濬 《樵青歌》:“当时同学十数人,两人引颈先朝露。”(3).思慕貌;期待貌。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宋史·朱台符传》:“今祥禫将终,中外引颈观听德音。”...

楹帖的意思:楹联。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 潘芝轩 尚书未第时……其封翁 云浦参军 索余书楹帖一联云:‘ 老蘓 文学能传子, 小宋 才名不让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西河检讨 晚年自署楹帖云:‘千秋经术留天地,万里蛮荒识姓名。’”参见“ 楹联 ”。...

盈掬的意思:见“ 盈匊 ”。...

英俊的意思:◎ 英俊 yīngjùn[talent] 才智杰出的人◎ 英俊 yīngjùn(1) [be eminently talented;brilliant]∶才智过人的英俊青年(2) [handsome and spirited;smart]∶容貌俊秀又有风度的英俊的小伙子...

游魂的意思:◎ 游魂 yóuhún(1) [loitering spirit]∶游散的精气(迷信)(2) [influence of old survivals]∶比喻旧势力苟延残喘...

悠悠的意思:◎ 悠悠 yōuyōu(1) [be remote in time or space;long-standing;long]∶长久,遥远悠悠长夜(2) [remote]∶遥远的悠悠未来(3) [leisurely]∶形容从容不迫(4) [many]∶众多(5) [absurd]∶荒谬悠悠之谈(6) [flying]∶飘动的样子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7) [vulgar]∶庸俗(8) [sad]∶形容忧伤悠悠我思中心悠悠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9) [leisure...

幽姿的意思:幽雅的姿态。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池上楼》诗:“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唐 白居易 《画竹歌》:“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明 唐寅 《惜梅赋》:“然生不得其地,俗物混其幽姿。”...

幽僻的意思:◎ 幽僻 yōupì[peaceful and wild] 幽静偏僻幽僻的山沟...

有时的意思:(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

有明的意思:指 明 朝。有,词头。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仲子 乃尽閲 有明 之文,得其指归,洞彻其底藴。”...

有得的意思:(1).有所得;有所领悟。《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太白而聚乎一舍,其下之国可以兵从天下。居实,有得也;居虚,无得也。”《南史·隐逸传上·陶潜》:“少来好书,偶爱闲靖,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宋 张载 《正蒙·有德》:“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如:学习有得;有得有失。(2).表示程度深或持续时间长。《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 上海道 前脚走, 上海县 跟着又来。并不是欺他官小,对不住他,只好挡驾;见面之后,有得同你缠。”...

榆柳的意思:榆树与柳树。《周礼·夏官·司爟》“四时变国火” 汉 郑玄 注:“ 郑司农 説以 鄹子 曰:‘春取榆柳之火。’”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榆柳荫后簷,桃李罗堂前。”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剗荆棘凿做沼池,去蓬蒿广栽榆柳。” 清 李光庭 《乡言解颐·杂物十事》:“休言磨铁输钻木,榆柳槐檀过眼泡。”...

渔父的意思:◎ 渔父 yú fǔ[old fisherman] 渔翁,捕鱼的老人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郁郁的意思:◎ 郁郁 yùyù(1) [literary talent]∶文采兴盛文笔郁郁(2) [heavy perfume]∶香气浓盛郁郁登郡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致郁郁死。——清· 周容《芋老人传》◎ 郁郁 yùyù(1) [luxuriant;lush]∶生长茂盛郁郁葱葱(2) [gloomy;depressed]∶形容忧伤苦闷郁郁不乐...

云盖的意思:(1).状如车盖的云。《山海经·海外西经》:“ 大乐之野 , 夏 后 启 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六龙服气舆,云盖切天纲。”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云盖低临,霓裳纷下。”《云笈七籤》卷一○一:“云盖嵯峨,林竹葱竿。”(2).有云纹彩绘的顶盖。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天枢下置铁山,铜龙负载,狮子、麒麟围绕,上有云盖,盖上施盘龙,以托火珠。”...

云霭的意思:◎ 云霭 yún’ǎi[floating clouds] 云雾;云气远处的山峦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

杂游的意思:见“ 杂游 ”。亦作“ 杂游 ”。1.混杂交往。《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媒不聘。”(2).杂乱众多的游客。 清 吴敏树 《新修吕仙亭记》:“逾于 岳阳 ,而远市嚣,少杂游,亦处地之善也。”...

在目的意思:在眼前;在视线之中。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火云出无时,飞电常在目。”《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只见前堂东轩与那聚赌的小阁,宛然那夜光景在目,却无一个人影。”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况復掩自利之恶名,以福羣之令誉,捷径在目,斯不惮竭蹶以求之耳。”...

辗转的意思:◎ 辗转 zhǎnzhuǎn(1) [toss]∶来回翻转辗转不眠(2) [pass]∶非直接地;中间经过许多人或地方辗转相告(3) [abnormal]∶反复无常昔何言而今复背之,固得辗转若此乎?...

杖几的意思:亦作“ 杖机 ”。拐杖与几案。多为老人用具。杖,行走中扶持;几,平时靠倚。 汉 中山王 《文木赋》:“制为杖几,极丽穷美。” 汉 焦赣 《易林·大壮之革》:“举被覆目,不见日月,衣衾杖机,就其夜室。” 元 王士熙 《寿刘邢公》诗:“ 崆峒 别有长生诀,杖几凝香酒半醒。” 明 李东阳 《中书舍人徐君寿六十序》:“客以为亲欢,且将捧觴豆,操杖几,祝百千岁寿。”...

哲匠的意思:(1).指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文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哲匠感萧晨,肃此尘外軫。” 李周翰 注:“哲,智也;匠,谓善宰万物者;谓 桓玄 也。” 唐 王维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诗:“谋猷归哲匠,词赋属文宗。”(2).指有高明技术的工匠。 唐 黎逢 《水化为盐赋》:“伊昔煮海为盐,以禀乎天……是知水化之利可贵,哲匠之谋可研。” 唐 刘禹锡 裴度 《予自到洛中与乐天为文酒之会联句》:“洪鑪思哲匠,大厦要羣材。” 宋 范仲淹 《金在鎔赋》:“熠耀腾精,乍跃洪鑪之内,纵横成器,当随哲匠之...

榛莽的意思:◎ 榛莽 zhēnmǎng[luxuriant vegetation] 丛杂的草木偷性命于榛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贞性的意思:坚贞不移的禀性;贞烈清白的志节。 五代 齐己 《答崔校书》诗:“不随喧滑迷贞性,何用潺湲洗污闻。” 明 陆采 《明珠记·闺叹》:“贱妾不知小姐这般贞性,一时唐突了。” 清 顾炎武 《答徐甥公肃书》:“吾以望七之龄,客居斯土,饮瀣餐霞,足怡贞性。”...

正统的意思:◎ 正统 zhèngtǒng(1) [orthodox]∶指党派、学派等一脉相传的嫡派(2) [legitimism]∶指王朝先后相承的系统...

踯躅的意思:◎ 踯躅 zhízhú(1) [pace up and down;loiter around]∶徘徊不前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始踯躅于燥吻。——《文选》(2) [tread]∶用脚踏地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

咫尺的意思:◎ 咫尺 zhǐchǐ(1) [very close]∶比喻相距很近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咫尺之遥(2) [small]∶比喻微小无咫尺之功...

制作的意思:◎ 制作 zhìzuò(1) [make;manufacture]∶制造制作玩具(2) [writing]∶指写作(3) [system]∶制度定制作...

至今的意思:◎ 至今 zhìjīn(1) [up to now]∶直至此刻至今杳无音信(2) [to this day;so far]∶直到今天...

重梓的意思:犹重刻。梓,指雕刻木版。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戊戌谤书》:“独惜传播未广,激劝有遗,愿出宫貲,命官重梓。” 清 宋荦 《<唐百家诗选>序》:“昔余尝购求 王荆公 《唐百家诗选》二十卷,厪得残帙八卷於 江 南藏书家……请依旧式重梓,以广其传。”...

洲屿的意思:江中沙洲。《宋书·张兴世传》:“ 沔水 自 襄阳 以下,至于 九江 ,二千里中,先无洲屿。”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张素盖而縈洲屿,驰白马而赴江沲。” 唐 韦述 《晚渡伊水》诗:“迢递望洲屿,逶迤亙津陌。”...

逐利的意思:(1).求取好处。《吕氏春秋·介立》:“今世之逐利者,早朝晏退,焦脣乾嗌,日夜思之,犹未之能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 赵 空壁逐利。”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朋交日凋谢,存者逐利移。”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曹玮》:“虏闻 瑋 逐利行迟,师又不整,遽还兵来袭。”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原君》:“ 汉高帝 所谓‘某业所就,孰与 仲 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於辞矣。”(2).追逐利润。特指经商。《史记·平準书》:“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 闽 ...

竹柏的意思:(1).谓竹与柏。《后汉书·桓帝纪》:“﹝ 延熹 九年﹞冬十二月, 洛城 傍竹柏枯伤。”(2).竹柏经冬不凋,因以喻坚贞。 晋 孙绰 《司空庾冰碑》:“夫良玉以经焚不渝,故其贞可贵;竹柏以蒙霜保荣,故见殊列树。”《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如彼竹柏,负雪怀霜。” 刘良 注:“竹柏,喻坚贞也。” 清 彭绍升 《秋士先生墓志铭》:“先生竹柏之性,有节有文。”(3).柏树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柏》:“ 峨眉山 中一种竹叶柏身者,谓之竹柏。”...

作者的意思:◎ 作者 zuòzhě(1) [author;writer]∶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2) [originator]∶创始之人...

海潮音的意思:(1).佛教语。海潮按时而至,其音宏大,故以喻佛、菩萨应时适机说法的声音。《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2).指僧众诵经的声音。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来时只识菩提路,去时还听海潮音。”...

鲁灵光的意思:见“ 鲁殿灵光 ”。...

一牛鸣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声音非常响亮,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