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夜行师七唱(其五)
明月芦花迷曲岸,西风梧叶报清秋。
凤凰台上几声笛,鹦鹉洲边一苇舟。
对菊渊明怀刺史,抛梭织女弄牵牛。
娟娟万里江河烂,耿耿孤星大火流。
白雁远传苏武札,银鲈细切季鹰羞。
露悽霜肃吴砧捣,马壮兵强楚戍愁。
报道四更笳鼓响,衔枚袭虏献俘囚。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戍楼守卫者在秋夜的寂静中,眺望远方皇州的情景。开篇即以“戍楼西北望皇州”设定了怀旧和孤独的情感基调。此后,“宿衙曾随上苑游”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明月芦花迷曲岸,西风梧叶报清秋”两句则以鲜明的景象描写来表达季节更替带来的感慨。这里的“明月”与“西风”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意,而“芦花”和“梧叶”则是这种氛围下的自然写实,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细腻入微的观察。
接下来的“凤凰台上几声笛,鹦鹉洲边一苇舟”两句,则通过凤凰台上的悠扬笛声和远处洲边的小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这里的“凤凰台”可能象征着高远而美好的理想,而“鹦鹉洲边一苇舟”则给人以孤独漂泊之感。
诗中的“对菊渊明怀刺史,抛梭织女弄牵牛”两句,是诗人通过菊花和织女的形象,表达自己对于历史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这里的“对菊”指的是静坐赏菊之情,菊花常被赋予坚贞不屈、默守孤独的情怀;而“渊明”则是对历史深邃和难以捉摸的一种感慨。“抛梭织女弄牵牛”则通过织布女子对星辰的依恋,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万物、宇宙运行规律的赞美。
“娟娟万里江河烂,耿耿孤星大火流”两句继续深化了秋夜的萧瑟和诗人的孤独感受。这里的“娟娟万里江河烂”描绘了一种辽阔而又温暖的景象,而“耿耿孤星大火流”则表现出一种冷寂与壮丽相结合的情境。
后续的“白雁远传苏武札,银鲈细切季鹰羞”两句,则通过历史人物和物件的描写,再现了诗人对于忠诚、勇敢等品质的赞颂。这里的“白雁”象征着信使的速度与远行,而“苏武札”则是对苏武忠诚不渝精神的一种纪念;“银鲈细切季鹰羞”则通过细腻刻画的手法,传达出一种对于勇士无畏斗志的赞美。
“露悽霜肃吴砧捣,马壮兵强楚戍愁”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边塞战事的描绘。这里的“露悽霜肃”营造出一种秋夜的寒冷与严峻,而“吴砧捣”则是对战争紧张氛围的一种刻画;“马壮兵强楚戍愁”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边塞战事、兵士英勇和国防坚固的深切忧虑。
最后,“报道四更笳鼓响,衔枚袭虏献俘囚”两句,则是对战争胜利后的场景进行描绘。这里的“报道四更”指的是夜半时分的战报传来,而“笳鼓响”则是战争中特有的声音;“衔枚袭虏献俘囚”则展示了战后俘虏被献给君主的一种胜利景象。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秋夜边塞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了诗人对于历史、自然、忠诚与孤独等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