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端砚铭赏析

端砚铭

宋 · 郑魁
仙翁种玉芝,耕得紫玻璃。
磨出海鲸血,凿成天马蹄。
润应通月窟,洗合就云溪。
常恐魍魉夺,山行亦自携。

拼音版原文

xiānwēngzhǒngzhīgēng

chūhǎijīngxuèshēngchéngtiān

rùnyìngtōngyuèjiùyún

chángkǒngwǎngliǎngduóshānxíngcuī

注释

仙翁:指有道行的长者。
玉芝:象征珍贵的灵芝或仙草。
紫玻璃:形容色泽晶莹如紫色玻璃。
海鲸血:比喻色泽鲜艳、深邃。
天马蹄:象征力量和速度。
月窟:月亮的洞穴,比喻神秘而遥远的地方。
云溪:云中的溪流,象征高洁。
魍魉:古代神话中的鬼怪。
山行:在山中行走。

翻译

仙翁种植着珍贵的灵芝,耕耘出如紫色玻璃般的光泽。
经过精心研磨,它闪烁着海鲸血液般的鲜艳,仿佛凿刻出天马的蹄子。
它的润泽似乎能直通月亮的洞穴,清洗后如同来自云端的溪流。
他常常担心邪恶的魍魉会夺走它,因此在山中行走也随身携带。

鉴赏

这首诗名为《端砚铭》,作者是宋代的郑魁。诗中以仙翁种植玉芝的神话传说为背景,描述了端砚的制作过程。"耕得紫玻璃"形象地描绘了砚石的珍贵和色泽,"磨出海鲸血,凿成天马蹄"则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砚石经过精细打磨后的质感和形状,犹如海鲸之血和天马之蹄般生动。"润应通月窟,洗合就云溪"进一步强调砚台的温润和灵性,仿佛能通达月亮之府,洗涤心灵如云溪般清澈。最后两句"常恐魍魉夺,山行亦自携"表达了对砚台的珍视,担心被邪魔抢走,因此即使在山行也要随身携带,体现了主人对砚台的深情厚意和高雅情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