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淡公(其一)
五言双宝刀,联响高飞鸿。
翰苑钱舍人,诗韵铿雷公。
识本未识淡,仰咏嗟无穷。
清恨生物表,朗玉倾梦中。
常于冷竹坐,相语道意冲。
嵩洛兴不薄,稽江事难同。
明年若不来,我作黄蒿翁。
何以兀其心,为君学虚空。
注释
冰雪骨:比喻燕子的纯洁。越淡莲花风:形容越地的风像清淡的莲花。
五言双宝刀:比喻五言诗的锐利和力量。
铿雷公:形容诗韵的响亮有力。
识本未识淡:深知淡泊的本性。
清恨:清冷的遗憾。
朗玉:明亮如玉的美梦。
冷竹:象征清寂的环境。
稽江:可能指某个地方的江河。
黄蒿翁:形容年老孤独的人。
兀其心:使心志清净。
翻译
燕子本如冰雪般纯洁,越地的风像淡雅的莲花。五言诗如双宝刀,声音连贯如高飞的鸿雁。
翰林院的钱舍人,诗歌韵律如雷公之威严。
深知本性淡泊,却只能仰望赞叹无尽。
清冷的遗憾显现在世间万物之上,明净的美梦中流淌着朗朗玉声。
常常在冷竹下静坐,与你谈论道义,心意相通。
对嵩洛之地的向往不减,但稽江之事却难以相同。
如果明年你不来,我就成为那黄蒿老翁。
如何才能让心平静,为你学习空无一物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送淡公(其一)》。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燕本冰雪骨,越淡莲花风。" 这两句以形象鲜明的比喻,描绘出淡公的高洁品格,如同北国来的燕子般纯净无瑕,又似南方莲花那般清新脱俗。
"五言双宝刀,联响高飞鸿。" 这两句通过对书法和诗歌的比喻,赞美了淡公的文采和才华。五言指的是古代常见的五言绝句,而“双宝刀”则暗示着其作品犀利而有力度。
"翰苑钱舍人,诗韵铿雷公。" 这两句进一步赞扬淡公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地位,将他比作文坛巨擘,声势如同雷鸣一般震撼人心。
"识本未识淡,仰咏嗟无穷。" 诗人表达了对淡公才华的钦佩之情,虽然自己也略懂文学,但在淡公面前还是感到自己的浅薄和敬慕。
"清恨生物表,朗玉倾梦中。" 这两句诗人借物抒情,通过“清恨”和“朗玉”的意象,传达了对淡公的深切思念和美好愿望。
"常于冷竹坐,相语道意冲。"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与淡公在一起时的情景,他们经常在凉爽的竹林中坐着交谈,交流心得和志趣。
"嵩洛兴不薄,稽江事难同。" 诗人回忆起与淡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那些岁月里的快乐和友谊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
"明年若不来,我作黄蒿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深情与期盼,如果来年淡公不能归来,诗人愿意变成一只在荒野中悲鸣的黄蒿鸟,以此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
"何以兀其心,为君学虚空。"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内心深处的不舍和向往之情,他愿意学习那些能够超脱尘世、达到心灵自由的人,为淡公而去追求那份精神上的解脱。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文学艺术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情谊,是一篇情真意切、艺术价值很高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