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感秋三首时洪都兵变予方种菊东篱有终焉之志因赋此诗(其二)赏析

感秋三首时洪都兵变予方种菊东篱有终焉之志因赋此诗(其二)

明 · 黄佐
一舸当年发豫章,豚鱼吹浪棹相将。
黄芦夹岸天连海,白雁临关夜有霜。
氛祲秪今干斗极,江湖依旧远岩廊。
悲吟不尽伤秋意,红叶萧萧暮吹长。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感秋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深秋江行图景。首句“一舸当年发豫章”,以一艘孤舟从豫章出发,暗示了诗人离别故乡的背景。次句“豚鱼吹浪棹相将”运用了比喻,豚鱼象征随波逐流的境遇,与诗人一同乘船前行,形象生动。

“黄芦夹岸天连海”描绘了沿途黄芦丛生,江岸与天际相接的开阔景象,渲染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气氛。接下来,“白雁临关夜有霜”则通过白雁和霜降,进一步烘托出季节的冷清和边关的肃杀。

“氛祲秪今干斗极”表达了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暗指洪都兵变带来的社会不安。“江湖依旧远岩廊”则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虽身处江湖,但心系朝廷,希望能有所作为的愿望。

最后两句“悲吟不尽伤秋意,红叶萧萧暮吹长”直抒胸臆,诗人借秋意和落叶,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无奈与期待,以及对个人理想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