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射鱼行赏析

射鱼行

明 · 袁华
东海大鱼鬐鬣赤,首昂洪涛数千尺。
锯牙凿齿镜夹眸,嘘气云蒸天地窄。
恶蛟毒鳄垂馋涎,射工黄能相后先。
环以鳖甲鸣鼍鼓,白日出没清泠渊。
前年吞巨舰,哆口大江里。
今年取渴虎,掉尾南山阯。
任公投犗不敢钓,刺史移文讵能徙。
伏波将军虎豹姿,先驱阳侯后冯夷。
三千强弩水犀手,海鳅龙骧衔尾来。
天吴罔象俱辟易,黄间机张声霹雳。
箭迸流星一点飞,暴额推腮肝胆沥。
皇仁如天被海宇,蠢尔恣睢自贻戚。
将军奏凯登瀛洲,取封䲔鲵高若丘。
烛龙飞出天下白,沧溟汹涌今安流。
君不见枯鱼过河泣,肉弃泥沙蝼蚁食。
寄谢平头黄帽郎,慎勿操兵取诛殛。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袁华的《射鱼行》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奇的海洋景象。诗中以东海大鱼为引子,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其巨大的身躯、锋利的牙齿和威猛的气势。大鱼与恶蛟、毒鳄等凶险生物形成对比,展现了大海的神秘与危险。诗人借射鱼的典故,寓言性地表达了对过度捕捞的警示,暗示了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的主题。

"任公投犗不敢钓"暗指古人对大鱼的敬畏,"刺史移文讵能徙"则讽刺了官府的无力干预。"伏波将军"和"水犀手"象征着英勇的渔民和军队,他们驾驭海鳅龙骧,共同对抗海怪,显示了人类的勇气和智慧。"天吴罔象俱辟易"运用神话元素,强化了战斗的紧张气氛。

最后,诗人通过枯鱼的悲惨命运,警示世人应当珍惜资源,避免过度捕捞带来的后果。"慎勿操兵取诛殛"是对那些不知收敛者的警告,希望人们能明白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整首诗语言生动,寓意深远,富有教育意义,体现了明代诗歌的讽喻和警世风格。

词语解释

安流的意思:(1).舒缓平稳地流动。《楚辞·九歌·湘君》:“令 沅 湘 兮无波,使 江 水兮安流。” 唐 杜甫 《雨不绝》诗:“眼边江舸何怱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九:“沧浪迅风波,无风即安流。”(2).平稳的流水。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宋 杨万里 《回望黄巢矶之险心悸久之》诗:“若到峡中应更险,却思峡外是安流。” 元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安流欣鼓枻,奔浪独能篙。”(3).谓安然顺流。 晋 陆机 《文赋》:“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

白日的意思:◎ 白日 báirì(1) [day;daytime]∶白天(2) [sun]∶太阳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3) [time]∶泛指时光浪费白日...

豹姿的意思:旧指君子的仪容。《晋书·石季龙载记论》:“ 季龙 心昧德义,幼而轻险,假豹姿於羊质,骋梟心於狼性,始怀怨懟,终行篡夺。”《周书·明帝纪论》:“ 世宗 宽仁远度,叡哲博闻。处 代邸 之尊,实 文 昭之长。豹姿已变,龙德犹潜,而百辟倾心,万方注意。” 唐 崔致远 《吏部裴瓒尚书别纸》之一:“洋川之瑞草仙花,几牵蝶梦;閬苑之朝嵐暮靄,深润豹姿。”...

迸流的意思:◎ 迸流 bèngliú[gush out] 涌出,溅射鲜血迸流...

辟易的意思:(1).退避;避开。《史记·项羽本纪》:“是时, 赤泉侯 为骑将;追 项王 , 项王 瞋目而叱之, 赤泉侯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张守节 正义:“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 唐 顾况 《从军行》之一:“怒目时一呼,万骑皆辟易。”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卷一:“ 瓘 指剑以示曰:‘ 瓘 虽识大王,但此物不识耳!’皆皇恐辟易而退。” 清 赵翼 《古州诸葛营》诗:“想是擒纵声威在,一时羣蛮尽辟易。” 鲁迅 《彷徨·长明灯》:“他两眼更发出闪闪的光来,钉一般看定 阔亭 的眼,使 阔亭 的眼...

鳖甲的意思:(1).鳖的背壳。可制中药。《新唐书·地理志七上》:“ 广州 南海郡 ,中都督府。土贡:银、藤簟、竹席、荔支、鼊皮、鳖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一·鳖》﹝修治﹞引《别录》:“鳖甲生 丹阳 池泽,采无时。”(2).灵车的车盖。《释名·释丧制》:“﹝舆棺之车﹞其葢曰柳……亦曰鳖甲,似鳖甲然也。” 毕沅 疏证:“殯车之葢名輤,葬车之葢名荒,其谓之鳖甲则同也。”参见“ 鳖甲车 ”。...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不敢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沧溟的意思:(1).大海。《汉武帝内传》:“诸仙玉女,聚居沧溟。” 唐 元稹 《侠客行》:“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一泛沧溟,即晕眩呕噦,不能行立。” 赵朴初 《忆江南》词之八:“ 青 藏 雪,到此出沧溟。”(2).苍天,高远幽深的天空。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一折:“天地为盟,上有沧溟。”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二相争朝》:“边城尘土暗沧溟,勒石 燕然 未有人。” 清 陈梦雷 《登屴崱峰》诗之二:“泉归洞壑声闻静,天入沧溟法界空。”...

操兵的意思:(1).执持与使用兵器。《六韬·教战》:“教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法。” 宋 曾巩 《湘冠》诗:“傖人操兵快如鶻,千百其旅巢深林。”(2).操练兵卒。滇剧《牛皋扯旨》:“ 老牛皋 在 太行山 操兵演马,一心要杀 宋 王踏平 金 邦。”...

馋涎的意思:因食欲而口中分泌的液体。 唐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亦迭和之微旨也》:“将来示时人,猰貐垂馋涎。” 清 黄钧宰 《金壶逸墨·补图》:“值良朋霜天清讌,高歌烂醉,自笑馋涎揩未了。” 韦君宜 《忆西榆林》:“这些小枯枝子变成一片新果园,苹果香味会把过路人都招得流馋涎。”...

出没的意思:[释义](动)出现和隐藏。 [构成]并列式:出+没 [例句]老虎经常在这一带出没。(作谓语)...

蠢尔的意思:无知蠢动貌。《诗·小雅·采芑》:“蠢尔 蛮荆 ,大邦为讎。” 朱熹 集传:“蠢者,动而无知之貌。” 晋 潘岳 《关中诗》:“蠢尔 戎 狄 ,狡焉思肆。” 唐 白居易 《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朕以 恆阳 之众,蠢尔无知,驱彼生人,致之死地。” 清 贝青乔 《捕鳄行》:“尾掉狂风狂,鬐扬毒雾毒。蠢尔鰐兮,雄长裸虫三百六,血人於牙脆如肉。”...

刺史的意思:...

大江的意思:◎ 大江 dàjiāng(1) [great river]∶大的江(2) [Changjiang River (Yangtze River)]∶中国的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龟蛇锁大江。——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登瀛的意思:(1).登上 瀛州 。犹成仙。 明 郑若庸 《玉玦记·祝寿》:“拚酩酊,算此乐人间,不减登瀛。”(2).见“ 登瀛洲 ”。(3).登上瀛台。 清 代新进士及第授官仪式之一。《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 安公子 ﹞一心只想飞回去见着父母……无如明日便是传臚大典,紧接着还有归大班引见,赴宴,谢恩,登瀛,释褐许多事,授了职便要进那座翰林院到任。”...

掉尾的意思:(1).摇尾。《淮南子·精神训》:“我受命於天……视龙犹蝘蜒,颜色不变,龙乃弭耳掉尾而逃。” 唐 杜甫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 清 吴伟业 《松鼠》诗:“寻绳透帘幕,掉尾来几席。”(2).犹言煞尾。 夏衍 《观剧偶感》:“感谢默默地在冬天准备了这绚烂的剧目的朋友们,三月,春的剧坛该还有一次掉尾的活跃吧。”...

东海的意思:◎ 东海 Dōng Hǎi(1) [The East China Sea]∶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2) [sea in the east]∶泛指东方的大海...

哆口的意思:张口。 唐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夜阑纵捭闔,哆口疏眉厖。”《明史·蒋允仪传》:“﹝ 张鹤鸣 ﹞犹且靦颜哆口评经,抚功罪,若身在功罪外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耿十八》:“哆口坌息,不敢少停。”...

冯夷的意思:(1).传说中的 黄河 之神,即 河伯 。泛指水神。《庄子·大宗师》:“ 冯夷 得之,以游大川。” 成玄英 疏:“姓 冯 名 夷 , 弘农 华阴 潼乡 堤首里 人也。服八石,得山仙。大川, 黄河 也。天帝锡 冯夷 为 河伯 ,故游处 盟津 大川之中也。”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 屏翳 收风, 川后 静波, 冯夷 鸣鼓, 女媧 清歌。”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坎德昔滂沱, 冯夷 胡不仁,激潏陵隄防,东郡多悲辛。” 清 黄遵宪 《由上海至长崎》诗:“ 冯夷 歌舞山灵...

伏波的意思:(1). 汉 将军名号。 西汉 路博德 、 东汉 马援 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 宋 鲍照 《代苦热行》:“ 戈船 荣既薄, 伏波 赏亦微。” 唐 刘长卿 《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诗:“盛府依 横海 ,荒祠拜 伏波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横海 、 伏波 , 戈船 、 下瀨 。”(2).谓平息变乱。 王闿运 《丁文诚诔》:“抗急疏而请使,举偏师以伏波。”...

伏波的意思:(1). 汉 将军名号。 西汉 路博德 、 东汉 马援 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 宋 鲍照 《代苦热行》:“ 戈船 荣既薄, 伏波 赏亦微。” 唐 刘长卿 《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诗:“盛府依 横海 ,荒祠拜 伏波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横海 、 伏波 , 戈船 、 下瀨 。”(2).谓平息变乱。 王闿运 《丁文诚诔》:“抗急疏而请使,举偏师以伏波。”...

肝胆的意思:◎ 肝胆 gāndǎn(1) [liver and gall]∶肝和胆的总称。比喻真挚的心意肝胆相照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史记·淮阴侯列传》(2) [heroic spirit;courage]∶比喻勇气、血性他肝胆过人齿发益衰谢,肝胆犹轮囷。——宋· 陆游《诗酒》(3) [be as thick as thieves]∶比喻关系密切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庄子·德充符》...

肝胆的意思:◎ 肝胆 gāndǎn(1) [liver and gall]∶肝和胆的总称。比喻真挚的心意肝胆相照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史记·淮阴侯列传》(2) [heroic spirit;courage]∶比喻勇气、血性他肝胆过人齿发益衰谢,肝胆犹轮囷。——宋· 陆游《诗酒》(3) [be as thick as thieves]∶比喻关系密切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庄子·德充符》...

海宇的意思:(1).犹海内、宇内。谓国境以内之地。《梁书·武帝纪上》:“浹海宇以驰风,罄轮裳而禀朔。” 宋 苏辙 《皇弟偲加恩制》:“罄海宇之人孰非付託之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丈夫与叔叔文空海宇,洪然高掇,不必过忧。”《说唐》第三回:“举鼎千斤,名振海宇。”(2).近海之地。 南朝 宋 颜延之 《家传铭》:“旷彼 琅邪 ,实唯海宇。”...

海鳅的意思:(1).即露脊鲸。《赤城志·纪遗·海鳅》:“形长十餘丈,皮黑如牛,扬鬐鼓鬣。喷水至半空,皆成烟雾。”(2).小型战船名。 宋 李纲 《与吕安老提刑书》:“战舰自十五车以下,已製造得十餘隻,海鰍棹舩之类二十餘隻。”《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允文 即与 俊 等谋,整步骑阵于 江 岸,而以海鰍及战船载兵驻中流击之……﹝ 蔡甲 、 韩乙 ﹞乃急命 当涂 民兵登海鰍船踏车。”海鰌:1.即露脊鲸。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海鰌,即海上最伟者也。其小者亦千餘尺,吞舟之説,固非谬也。每岁, 广州 常发...

洪涛的意思:◎ 洪涛 hóngtāo[big waves] 大波浪...

后先的意思:◎ 后先 hòuxiān[short range] 脚前脚后距离很近舟与哨相后先。——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虎豹的意思:(1).喻指残暴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

黄间的意思:见“ 黄閒 ”。...

皇仁的意思:皇帝的仁德。 宋 司马光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诗之二:“皇仁听使欢娱极,白简从君冷峭多。”《清会典事例·工部·城垣》:“即召募附近穷民,宣布皇仁,每名日给工食银八分。”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若皇仁之谓,则是盗贼之用心杀人而曰救人也。”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七:“ 春藕 斋 櫺重写春,素笺题咏讽皇仁。”...

寄谢的意思:(1).传告,告知。 唐 白居易 《读史》诗之二:“山林少羈鞅,世路多艰阻。寄谢伐檀人,慎勿嗟穷处。” 宋 陆游 《醉眠》诗:“寄谢敲门人,予方有公事。”(2).犹答谢;报答。《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妾一身所有,皆出皇上所赐。只有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以此寄谢圣恩,愿勿忘七夕夜半之约。”...

将军的意思:[释义](1) (动)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2) (动)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为难。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名) (3) (动)将(jiànɡ)级军官。 (4) (动)泛指高级将领。 [构成]动宾式:将|军 [例句]他是军队中的一位老将军。(作宾语)...

今年的意思:[释义](名)说话时的这一年。 [构成]偏正式:今(年 [例句]今年是个丰收年。(作主语)...

锯牙的意思:(1).像锯齿一般的锐牙。《逸周书·王会》:“兹白者,若白马,锯牙,食虎豹。”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锯牙之兽,虽低伏而见惮;挥斧之虫,虽銓形而不威。” 宋 孙武仲 《祠二庙之明日未得顺风呈同行》诗:“朱幡拥前后,锯牙虎视森两厢。”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锯牙鉤爪,殪我閎儒。”(2).古代治水工程器具名。 宋 苏辙 《论所言不行札子》:“虽罢四河之名,仍存减水之资,锯牙、马头率皆如故。”《宋史·河渠志一》:“凡埽下非积数垒,亦不能过其汛湍,又有马头、锯牙、木岸者,以蹙水势护隄焉。...

讵能的意思:岂能。 南朝 梁 江淹 《休上人怨别》诗:“宝书为君掩,瑶瑟詎能开。”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顾求书之詔屡下,天下家藏,詎能悉上册府!” 清 纳兰性德 《桑榆墅同梁汾夜望》诗:“丝竹在 东山 ,怀哉詎能忘。”...

口大的意思:谓夸口。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是咱家口大,略使权术,立退干戈。”...

枯鱼的意思:(1).干鱼。《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孙叔敖 相 楚 ,栈车牝马,糲饼菜羹,枯鱼之膳……其俭偪下。” 三国 魏 应璩 《百一诗》之一:“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 宋 陆游 《久雨杜门遣怀》诗:“城闉路断吾何恨,浊酒枯鱼亦破颜。” 清 方文 《宛陵雨中访蔡四芹溪》诗:“即焚枯鱼酌麦醴,中郎风味千古存。”参见“ 枯鱼之肆 ”。(2).困于涸辙之鱼。 唐 钱起 《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诗:“宦名随落叶,生事感枯鱼。” 清 张维屏 《三元里》诗:“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攸然逝。”...

流星的意思:[释义](1) (名)星际空间分布着许多细小的物体与尘粒叫做流星体。它们飞进地球的大气层;跟大气发生热和光;这种现象叫做流星。流星划破天空。(作主语)古代兵器;在铁链的两端各系一个铁锤。 (2) (名)星际空间分布着许多细小的物体与尘粒叫做流星体。它们飞进地球的大气层;跟大气发生热和光;这种现象叫做流星。流星划破天空。(作主语)杂技的一种;在长绳的两端拴上水碗或火球;用手摆动绳子;使水碗或火球在空中飞舞。 [构成]偏正式:流(星...

龙骧的意思:(1).亦作“ 龙襄 ”。昂举腾跃貌。《汉书·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割有 齐 楚 ,跨制 淮 梁 。” 颜师古 注:“襄,举也。” 唐 杨巨源 《观打球有作》诗:“亲扫毬场如砥平,龙驤骤马晓光晴。” 明 孙柚 《琴心记·牛酒交欢》:“新筑沙堤行宰相,喜今朝凤翥龙驤,燕友逢春,鶯朋出谷。” 清 徐文元 《春日阅武召百官诣南苑》诗:“龙驤万骑军麾转,鵠立千官拜舞同。”(2).骏马。 唐 杜牧 《题安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半夜龙驤去,中原虎穴空。”(3).指 晋 大将龙骧将军 王濬 ...

龙飞的意思:◎ 龙飞 lóngfēi[promote] 旧时比喻升官提职吾兄既凤翔,王子亦龙飞。——傅咸《赠何劭王济》...

蝼蚁的意思:◎ 蝼蚁 lóuyǐ[mole crickets and ants—nobodies;nonentities] 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夫吞舟之鱼大矣,荡而失水,则为蝼蚁所制。——《韩诗外传》蝼蚁之力...

鸣鼍的意思:(1).鼍鼓的响声。 唐 薛能 《吴姬》诗之八:“楼臺重叠满天云,殷殷鸣鼉世上闻。” 宋 范仲淹 《同年魏介之会上作》诗:“闲上碧江游画鷁,醉留红袖舞鸣鼉。”(2).敲击鼍鼓。 唐 皇甫松 《醉乡日月·饮论》:“醉得意,宜艳唱,宣其和也;醉将离,宜鸣鼉,壮其神也。” 宋 黄庭坚 《寄袁守廖南卿》诗:“少得曲肱成梦蝶,不堪衙吏报鸣鼉。”(3).鼍鼓。《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僕射即令整理队伍,排比兵戈,展旗帜,动鸣鼉,纵八阵,骋英雄。”...

南山的意思:◎ 南山 Nán Shān[Zhongnanshan]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泥沙的意思:◎ 泥沙 níshā[mud and sand] 泥土沙石。用之于泥沙。——唐· 杜牧《阿房宫赋》...

霹雳的意思:[释义](名)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响声很大。也叫落雷。联绵式。 [同音]披沥...

平头的意思:◎ 平头 píngtóu(1) [common people] 〈方〉∶普通;平常(人)平头百姓(2) [a full (number)]∶用在数字前面,表示整数平头二十岁...

前年的意思:◎ 前年 qiánnián[the year before last] 去年前边的那一年前年予病。——清· 袁枚《祭妹文》...

千尺的意思: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强弩的意思:亦作“彊弩”。1.强劲的弓;硬弓。《吴子·应变》:“右山左水,深沟高垒,守以彊弩。” 汉 桓宽 《盐铁论·伐功》:“以 汉 之强,攻击 匈奴 之众,若以强弩溃痈疽。”《新唐书·杨行密传》:“ 友恭 凿崖开道,以彊弩丛射,杀 章 别将,遂围 武昌 。” 王闿运 《李仁元传》:“强弩洞札,不及其后,瓦合相附,不坚一击。”(2).借指能开硬弓的射手。《后汉书·袁绍传》:“ 馥 从事 赵浮 、 程涣 将强弩万人屯 孟津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 唐 咸通 六年, 安南 久屯,两 河 鋭士死...

任公的意思:(1).指 任公子 。《文选·谢灵运<七里濑>诗》:“目覩 严子 瀨,想属 任公 钓。” 张铣 注:“ 任公子 ,有道者,以大钩巨纶钓於 东海 。” 唐 李贺 《大鹏赋》:“ 任公 见之而罢钓, 有穷 不敢以弯弧。莫不投竿失鏃,仰之长吁。” 宋 辛弃疾 《哨遍》词:“更 任公 五十犗为饵,使海上人人厌腥味。”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然持 任公 之钓者,则未尝井焉之之矣。何也?以井不生鱼也。” 清 姚鼐 《送侍潞川主德州书院用前岁在扬州留别韵》:“ 任公 钓 会稽 ,岂作井鼃见。”(2).指 ...

日出的意思:◎ 日出 rìchū[sunrise] 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

三千的意思:(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3...

射工的意思:(1).传说的毒虫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 江 南山谿中有射工虫,甲虫之类也。长一、二寸,口中有弩形,以气射人影,随所著处发疮,不治则杀人。”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又有短狐,一名蜮,一名射工,一名射影,其实水虫也。”《汉书·五行志下》“有域” 唐 颜师古 注:“即射工也,亦呼水弩。” 宋 陆游 《怀旧用昔人蜀道诗韵》:“时闻木客啸,常忧射工毒。”(2).弓箭手。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使当今射工,射禽兽於野,其欲得之,不餘精力乎?”...

水犀的意思:(1).犀牛的一种。因生活于水中,故名。《国语·越语上》:“今 夫差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韦昭 注:“犀形似豕而大。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水犀。”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犀》:“水犀出入水中,最为难得……水犀皮有珠甲,山犀则无。” 清 赵翼 《岭南物产图》诗:“水犀角在鼻,石羊胆藏足。”(2).见“ 水犀军 ”。(3).草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草犀》﹝集解﹞引 陈藏器 曰:“草犀生 卫 、 婺 、 洪 、 饶 间,苗高二三尺,独茎,根如细辛。生水中者名水犀。”...

天下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指中国或世界。 (2) (名)指国家的统治权。 [构成]偏正式:天(下 [例句]天下无奇不有。(作主语)天下的百姓都盼望有好官当政。(作定语)...

天吴的意思:水神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朝阳之谷 ,神曰 天吴 ,是为 水伯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 天吴 。”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天吴 踊跃於重渊, 王乔 披云而下坠。” 唐 李贺 《浩歌》:“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 天吴 移海水。” 清 张之洞 《读史绝句·白居易》:“海图题咏见忧思,浪搅 天吴 悔已迟。”...

天地的意思:◎ 天地 tiāndì(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天地百法乎。——清·...

鼍鼓的意思:亦作“ 鼉皷 ”。1.用鼍皮蒙的鼓。其声亦如鼍鸣。《诗·大雅·灵台》:“鼉鼓逢逢。” 陆玑 疏:“﹝鼉﹞其皮坚,可以冒鼓也。” 唐 温庭筠 《昆明治水战词》:“鼉鼓三声报天子,雕旗兽舰凌波起。” 明 沉鲸 《双珠记·遇赦调边》:“鸡竿鼉皷,制出金门传唱,特与人间解网。” 清 黄永 《龙衣舟行》:“逢逢鼉鼓溪边过,百尺楼船万钧柁。”(2).鼍鸣声。 唐 许浑 《赠所知》诗:“湖日似阴鼉鼓响,海云纔起蜃楼多。” 金 刘迎 《海上》诗:“蜃楼春作市,鼉鼓暮催衙。”...

罔象的意思:(1).亦作“ 罔像 ”。古代传说中的水怪。或谓木石之怪。《国语·鲁语下》:“水之怪曰龙、罔象。” 韦昭 注:“或曰罔象食人,一名沐肿。”《庄子·达生》:“水有罔象。”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本作‘无伤’。云:状如小儿,赤黑色,赤爪,大耳,长臂。一云:水神名。”《文选·张衡<东京赋>》:“残夔魖与罔像,殪野仲而歼游光。” 薛综 注:“罔象,木石之怪。” 宋 梅尧臣 《送圣民学士知登州》诗:“ 始皇 安得长,阴怪役罔象。”(2).水盛貌。《楚辞·远游》:“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朱熹 集注:“...

衔尾的意思:◎ 衔尾 xiánwěi[one after another] 前后相接;紧跟衔尾相随...

先驱的意思:◎ 先驱 xiānqū[pioneer] 最初发现或帮助发展某种新事物的人,为别人作出可仿效的榜样或为别人铺平可接踵而行的道路者我们青年中的先驱...

相后的意思:谓前后相隔。 宋 曾巩 《上杜相公书》:“地之相去也千里,世之相后也千载,尚慕而欲见之,况同其时过其门墻之下也歟!”...

汹涌的意思:◎ 汹涌 xiōngyǒng[surge;dashing of waves;rush of torrent;be sweeping and surging] 水势翻腾上涌 海中波涛汹涌,小船儿上下颠簸...

阳侯的意思:(1).古代传说中的波涛之神。《战国策·韩策二》:“塞漏舟而轻 阳侯 之波,则舟覆矣。” 鲍彪 注:“説 阳侯 多矣。今按《四八目》, 伏羲 六佐,一曰‘阳侯’,为江海。盖因此为波神歟?”《淮南子·览冥训》:“ 武王 伐 紂 ,渡於 孟津 , 阳侯 之波,逆流而击。” 清 顾炎武 《河上作》诗:“仰希圣明眷,下戢 阳侯 波。”(2).借指波涛。《楚辞·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氾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马茂元 注:“阳侯,波涛之神,这里用作波涛的代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 惠子 ,上相之标...

移文的意思:(1).旧时文体之一。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外国·外夷夸诞》:“其移文乃称一千三百七十六年,但不著年号。”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今文书平行者号移文。” 清 赵翼 《赴天津》诗:“聘书却公卿,移文畏朋友。”(2).发移文。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制置使移文宣抚司,当用申状。”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 高宗纯皇帝 命理藩院移文 俄罗斯 撒纳特 衙门使送贼。”(3).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的省称...

贻戚的意思:《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詒伊戚。”按,《玉篇·言部》引《字书》:“詒,或为貽字。”后以“貽戚”指留下烦恼。 明 徐祯稷 《耻言》卷二:“思不可偏,爱不可溺,惧贼夫人,亦自貽戚。”...

一点的意思:◎ 一点 yīdiǎn(1) [point]∶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2) [a little;a bit]∶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做一点事(3) [side]∶一方面,一部分抓住一点,不及其余(4) [a hour]∶一小时下午一点...

瀛洲的意思:亦作“ 瀛州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

云蒸的意思:(1).云气升腾。《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明 李梦阳 《野风》诗:“月滉鱼龙醒,云蒸豺虎骄。”(2).指升腾的云气。《文选·左思<吴都赋>》:“歊雾漨浡,云蒸昏昧。” 刘良 注:“水气蒸而为云。”(3).水气,水蒸气。 宋 梅尧臣 《送临江军监酒李太博》诗:“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4).热气腾腾貌。 南朝 梁简文帝 《和赠逸民应诏》:“乾迴龙动,云蒸冰焕。” 元 袁桷 《次韵李伯宗苦热》:“角枕云蒸纹欲断,蜡灯烟暖泪难禁。”(5).比喻盛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

凿齿的意思:(1).古代传说中的野人。《山海经·海外南经》:“ 羿 与凿齿战于 寿华 之野。 羿 射杀之,在 昆仑虚 东。 羿 持弓矢,凿齿持盾。” 郭璞 注:“凿齿亦人也,齿如凿,长五六尺,因以名云。”一说谓兽名。《淮南子·本经训》:“ 尧 乃使 羿 诛凿齿於 畴华 之野。” 高诱 注:“凿齿,兽名,齿长三尺,其状如凿。”《梁书·文学传下·刘峻》:“虽大风立於青丘,凿齿奋於 华 野,比其狼戾,曾何足踰。”(2).比喻残暴作乱之徒。 汉 扬雄 《长杨赋》:“昔有彊 秦 ,封豕其土,窫窳其民,凿齿之徒相与摩牙而争之。...

张声的意思:◎ 张声 zhāngshēng[make a sound]〈方〉∶出声;吱声别因为有大人物在,就不敢张声...

烛龙的意思:(1).古代神话中的神名。传说其张目(亦有谓其驾日、衔烛或珠)能照耀天下。《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 赤水 之北,有 章尾山 。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謁。是烛九阴,是谓 烛龙 。”《楚辞·天问》:“日安不到, 烛龙 何照?” 王逸 注:“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文选·谢惠连<雪赋>》:“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 爥龙 衔燿照 崑山 。” 李周翰 注:“ 爥龙 , 崑山 神也,常衔爥以照。”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九...

诛殛的意思:诛杀。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君纠虔天刑,章厥有罪,犯关干纪,莫不诛殛,是用锡君鈇鉞各一。”《旧唐书·裴度传》:“臣比者犹思隐忍,不愿发明。一则以罪恶如山,怨谤如雷,伏料圣明,必自诛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即有自缚来归者,亦当择其首要,分别诛殛。”...

恣睢的意思:(1).放任自得貌。《庄子·大宗师》:“夫 尧 既已鲸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 成玄英 疏:“恣睢,纵任也。” 陆德明 释文:“恣睢,自得貌。”《楚辞·远游》:“欲度世以忘归兮,意恣睢以担撟。” 王逸 注:“纵心肆志,所愿高也。”(2).放纵暴戾。《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 吕氏 恣睢,将危 汉 室。” 吴树平 校释:“恣睢,放纵暴戾。”《新唐书·马燧传》:“时 回紇 还国,恃功恣睢,所过皆剽伤。” 宋...

奏凯的意思:《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师大献,则令奏愷乐。” 郑玄 注:“大献,献捷於祖;愷乐,献功之乐。”谓战胜而奏庆功之乐。后以“奏凯”泛指胜利。 唐 李乂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诗:“勿谓公孙老,行闻奏凯归。”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羌 人见其设施出於所料之外,寔不可久留,故输款而退。 赵 亦奏凯而还。” 陈毅 《绘画五解》:“画侵略者必然失败,画反侵略终要奏凯。”...

登瀛洲的意思:比喻士人得到荣宠,如登仙界。 唐 李肇 《翰林志》:“ 唐 兴, 太宗 始於 秦王 府开文学馆,擢 房玄龄 、 杜如晦 一十八人,皆以本官兼学士,给五品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於阁下,讨论坟典,时人谓之‘登瀛洲’。”《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士大夫得预其选者,时人谓之‘登瀛洲’。” 胡三省 注:“自来相传海中有三神山、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人不能至,至则成仙矣,故以为喻。”亦省作“ 登瀛 ”。 宋 刘克庄 《哭毛易甫》诗:“垂二十年犹入幙,后三四榜尽登 瀛 。” 清 沙张白 《再来诗谶记》...

水犀手的意思:披水犀甲的弩手。 宋 苏轼 《八月十五日看潮》诗之五:“安得 夫差 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元 王逢 《帖侯歌》:“艨艟千百水犀手,主者谁歟仆旗走。”...

枯鱼过河泣的意思:《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四·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復及。”后因以喻誓死进击,不顾及失败。 宋 陆游 《闻虏乱有感》诗:“头颅自揣已可知,一死犹思报明主……羞为老驥伏櫪悲,寧作枯鱼过河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