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范纯粹守庆州赏析

送范纯粹守庆州

宋 · 苏轼
才大古难用,论高常近迂。
君看赵魏老,乃为滕大夫。
浮云无根蒂,黄潦能须臾。
知经几成败,得见真贤愚。
羽旄照城阙,谈笑安边隅。
当年老使君,赤手降于菟。
诸郎更何事,折箠鞭其雏。
吾知邓平叔,不斗月支胡。

拼音版原文

cáinányònglùngāochángjìn

jūnkànzhàowèilǎonǎiwèiténg

yúngēnhuángliáonéng

zhījīngchéngbàijiànzhēnxián

máozhàochéngquētánxiàoānbiān

dāngniánlǎo使shǐjūnchìshǒujiàng

zhūlánggèngshìzhéchuíbiānchú

zhīdèngpíngshūdòuyuèzhī

注释

才大:才华出众。
古难用:难以施展。
论高:见解高明。
近迂:显得迂阔。
赵魏:古代诸侯国。
滕大夫:滕国的重要官员。
浮云:比喻无定、短暂的事物。
黄潦:泛指黄色的积水。
真贤愚:真正的贤者和愚者。
羽旄:华丽的旌旗。
赤手:空手,比喻无援。
菟:猛兽,这里指敌人。
诸郎:指年轻官员。
邓平叔:具体人物,名字中可能含有平叔的古人。
月支胡:古代西域的一个民族。

翻译

才华出众的人往往难以施展,见解高明常常显得迂阔。
你看那赵魏的老者,竟然成为滕国的大夫。
浮云没有根基,短暂的黄雨也能持续一会儿。
经历过多次成功与失败,才能看清真正的贤人和愚者。
华美的旌旗照亮了城池,轻松的言谈安定边境。
当年的老使臣,徒手擒获了猛虎。
那些年轻人还能做什么,他们鞭挞着幼小的部属。
我知道邓平叔,他不会与月氏胡人争斗。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名为《送范纯粹守庆州》。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对朋友离别的惆怅之情以及对其才能的赞赏。

"才大古难用,论高常近迂"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难以被充分利用的感慨。这里的“才”指的是才能或智慧,“古难用”则是说这种才能在过去常常被埋没,“论高常近迂”则强调评价一个人的才能不能仅凭空谈,而应与实际相结合,避免空泛无着。

"君看赵魏老,乃为滕大夫"两句中,作者引用了历史上的赵魏老和滕大夫,都是古代有才华但未被重用的例证。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提及,强化了对才能被埋没的感慨。

接下来的“浮云无根蒂,黄潦能须臾”则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意在比喻人才如同天上的浮云,没有稳固之所,而黄河的水能够一时泛滥,则隐喻着人才即使被发现,也可能很快就被忽视。

"知经几成败,得见真贤愚"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才能识别和评价的深刻理解。这里“经”指的是古代典籍或经历,“成败”则是人才的成就与失败,而“真贤愚”则强调了对人才正确的认识。

"羽旄照城阙,谈笑安边隅"一句,通过军旗飘扬、边塞安宁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能够守卫边疆、维护和平的美好祝愿。这里的“羽旄”指的是古代战车上的装饰,“城阙”则是城墙和城楼的统称,“谈笑安边隅”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边塞安宁、军民安居乐业的情景。

"当年老使君,赤手降于菟"两句中,作者提到了历史上的“老使君”,即西汉时期的李广,他以赤手生擒虎豹而闻名,这里则是用来比喻朋友的英勇与才能。

最后的"诸郎更何事,折箠鞭其雏"和"吾知邓平叔,不斗月支胡"两句,则是对朋友离别后的祝福。这里“诸郎”指的是一群年轻有为的人物,“折箠鞭其雏”则是在比喻他们在未来的岁月里,能够像驯服幼兽一样地处理各种事务。而“邓平叔”是唐代名将邓昌龄的字,他以不与强敌相争而著称,“月支胡”则是对北方民族的一种古称。这里作者表达了对于朋友能够像邓平叔那样,不与无谓之战,保持智慧和清醒的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朋友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美好祝愿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时代人才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