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翔鸾及垂露,逸势徒飞骞全文

翔鸾及垂露,逸势徒飞骞

宋 · 程俱
歙水清以駃,歙山文且坚。
谁持玉斧琢,制此月样圆。
想当结绳后,要使鸟迹传。
雕锼见骨格,岂与瓦砾全。
陂陀百氏圃,泓澄九经渊。
墨海不复见,柯岩那可肩。
星稀涵纬象,眉绿生春妍。
规模异镕铁,濡写殊怀铅。
正当秋兔颖,发此霜松烟。
一从毛褚游,几作虫鱼笺。
徵辞想妃子,揾首怀张颠。
宁同李生瘗,聊续胡公镌。
常疑老蚌壳,浸润成膏妍。
坚踰鹅池铸,质射铜台埏。
纷纷况多伪,渴雀同栀鞭。
琳坳隐多水,十手寄所宣。
池光潋墨色,云气开毫联。
翔鸾及垂露,逸势徒飞骞
谁云过圭璧,或用磨戈鋋。
吾今欲焚弃,负耒归园田。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俱创作,名为《龙尾砚同毛彦时随联句》。诗中描绘了对龙尾砚的赞美与欣赏,将龙尾砚比作月之圆润,玉之细腻,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诗的开头“歙水清以駃,歙山文且坚”描绘了制作龙尾砚的材料来源——清澈的歙水和坚硬的歙山。接着,“谁持玉斧琢,制此月样圆”赞美了匠人高超的技艺,将龙尾石雕琢成如同满月般的完美形状。

“想当结绳后,要使鸟迹传”表达了对龙尾砚作为书写工具的历史意义的肯定,认为它在文字记录的早期阶段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雕锼见骨格,岂与瓦砾全”则强调了龙尾砚的独特性和珍贵性,与普通的石头截然不同。

接下来的几句“陂陀百氏圃,泓澄九经渊”描绘了砚台周围的环境,以及砚台内部深邃的墨海,暗示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星稀涵纬象,眉绿生春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龙尾砚的美感。

“规模异镕铁,濡写殊怀铅”赞美了龙尾砚的制作工艺,与一般的金属制品和铅笔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当秋兔颖,发此霜松烟”描述了使用龙尾砚书写时的情景,仿佛秋日的兔子在霜松烟中留下痕迹。

“一从毛褚游,几作虫鱼笺”提到了古代文人墨客使用龙尾砚进行书法创作,以及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徵辞想妃子,揾首怀张颠”表达了对古代女性书法家的敬仰,以及对著名书法家张旭的怀念。

“宁同李生瘗,聊续胡公镌”表达了对龙尾砚传承历史文化的决心,即使面对假货泛滥,也要坚持使用真正的龙尾砚。“常疑老蚌壳,浸润成膏妍”比喻龙尾砚的形成过程,如同老蚌壳中孕育珍珠般,需要时间与耐心。

最后,“坚踰鹅池铸,质射铜台埏”赞美了龙尾砚的坚固与质地,将其与鹅池铸和铜台埏相比较。“纷纷况多伪,渴雀同栀鞭”提醒人们在选择龙尾砚时要警惕假货,如同渴雀寻找水源一样,要谨慎选择。“琳坳隐多水,十手寄所宣”表达了对真正龙尾砚的珍视,如同宝物藏于深谷,需要十指之力才能发现。

“池光潋墨色,云气开毫联”描绘了使用龙尾砚书写时的美妙景象,如同池水映照墨色,云雾中显现笔画。“翔鸾及垂露,逸势徒飞骞”通过飞翔的鸾鸟和垂落的露珠,象征着书法的灵动与自由。“谁云过圭璧,或用磨戈鋋”表达了对龙尾砚独特价值的肯定,即使贵如圭璧,也难以替代其功能。

“吾今欲焚弃,负耒归园田”表达了诗人对龙尾砚的珍惜之情,即使想要放弃,也要回到田园生活,继续与自然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对龙尾砚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作为书写工具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