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鸿文惊海外,空余牛斗烛江南
出处:《覃溪老人归道山已久顷闻其家计萧条为之慨然》
清 · 方士淦
天与遐年道诣酣,灵光颓去竟何堪。
帔寒谁恤任公子,笔记人怀《老学庵》。
早有鸿文惊海外,空余牛斗烛江南。
芳邻追溯逾三纪,曾仰苏斋供佛龛。
帔寒谁恤任公子,笔记人怀《老学庵》。
早有鸿文惊海外,空余牛斗烛江南。
芳邻追溯逾三纪,曾仰苏斋供佛龛。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方士淦所作,题为《覃溪老人归道山已久顷闻其家计萧条为之慨然》。诗中表达了对一位名叫覃溪的老人去世后家庭境况的感慨。首句“天与遐年道诣酣”描绘了老人长寿且深得道义之乐,然而“灵光颓去竟何堪”则暗示了岁月无情,老人的逝去令人悲叹。接着,“帔寒谁恤任公子”借用了《庄子》中任公子的故事,表达对老人无人照顾的同情;“笔记人怀《老学庵》”则提及老人的学问和生活痕迹,寄托了对他学问的怀念。
“早有鸿文惊海外”赞扬了老人早年的文章才华,曾让海外也为之惊叹;“空余牛斗烛江南”则寓言式地表达了老人虽已离世,但他的精神犹在照亮后人。最后两句,“芳邻追溯逾三纪,曾仰苏斋供佛龛”,通过邻居们的追忆,表达了对老人长久以来的影响以及他在社区中的地位,还提及他曾供奉佛龛,显示其虔诚的品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故人的哀思,又赞美了其人品学问,展现了诗人对前辈的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